谭嗣同死与梁启超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嗣同死与梁启超生

谭嗣同死与梁启超生   也许是一种巧合,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时间恰好是2008年6月11日。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115年前,大清帝国的皇帝光绪在这一天颁布《定国是诏》,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满清王朝,尽管风雨飘摇,垂垂老矣,但它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变革,革除痼疾,富国强兵,让一个古老的帝国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于是“咸与维新”。   但是,仅仅103天,形势骤变,本来支持改革的慈禧太后突然变脸,囚禁光绪,捕杀维新党人。于是,戊戌豪杰或仓皇出逃,或慷慨赴死。变法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其他人或被永远监禁,或被流放新疆,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记得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说的没错,古往今来,所有的奋斗,所有的变革,没有不流血的,没有不牺牲的,如果怕死,那就什么都不要做了。中国历来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他们是不怕死的,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便是我们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他们大义凛然,他们死得其所。   但是,当我们赞美慷慨赴死是英雄的时候,是否意味着仓皇出逃是懦夫,是逃兵?因为为什么死的不是梁启超?为什么走的不是谭嗣同?谭嗣同因为死而伟大,那么梁启超是否便因为生而不光荣?当我们在赞美死的时候,是否在鄙视生?看来,“生,还是死”,这真是一个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先说谭嗣同。   谭嗣同,生于1865年,死于1898年,年仅33岁。他字复生,不知是不是因为可以死而复生,所以不怕死;号“壮飞”,从他的号中,便可见其性情豪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侠义之士。   谭嗣同在参与戊戌变法之前,就因忧国忧民、救亡变革、办报讲学而名扬天下,被称为“新政人才”。后光绪皇帝亲自召见,向其表达变革意愿,令谭嗣同感动万分,决心肝胆涂地,以死相报。光绪对他破格提拔,赏官四品,参与新政,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共称“???机四大臣”。但是,不过百日,形势骤变,慈禧发动政变,捉拿维新党人。   本来,谭嗣同是有机会从容逃走的。那天,谭嗣同亲自把梁启超送到日本使馆。当梁启超要他和自己一起出走日本的时候,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梁启超避居日本使馆之后,日本使馆方面又提出要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但谭嗣同回答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临终时,谭嗣同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够壮烈的了,100年后的我们读到这里,依然不能不热血沸腾。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其一是谭嗣同所说的“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其二就是谭嗣同所说的“死得其所”。   先说第一个。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千百年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因变法而流血者至谭嗣同早已不是第一个了,我们随便就可以举出一大批来:战国时期,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商鞅因变法而被车裂,吴起因改革而被射杀;汉代有王莽改制。所谓改制,其实也是变法,因变法激化矛盾,爆发起义,不久被杀;唐代有王叔文变法,他的变法比谭嗣同的百日维新只多了43天。 后来宦官俱文珍等迫使顺宗禅位于宪宗,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被杀;宋代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虽然没因变法而流血,但是自己的儿子由于被人攻击,旧病复发而死;明代有东林党人的改革,因和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作斗争,先有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六人被杀,史称“六君子”,接着又有以高攀龙、周顺昌为首的七人被杀,史称“七君子”。   再说第二。什么样的死才叫死得其所呢?死得其所其实就是死得值得,死得有价值,如果算账的话,就是投入很小,回报很大。也就是说,你谭嗣同的死,或者可以唤醒民众,或者推动变法成功,或者暴露统治者残暴的丑恶嘴脸。但是,谭嗣同的生命换来这一切了吗?   其实,民众是很难被唤醒的,无论你流多少血。就在谭嗣同就义的那天,围观者达上万人,谭嗣同慷慨陈词,而百姓却呆若木鸡,他们不关心你的变法,他们是来看砍头的,他们只知道被杀的是乱臣贼子。他们就是鲁迅所描写的那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他们就是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医病的茶馆主人华老栓;他们就是“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的阿Q。   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不一定用死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