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内聚力模型界面破坏分析
基于内聚力模型界面破坏分析
摘要: 界面破坏是材料与结构失效的常见形式,准确分析模拟界面损伤演化和最终破坏对评估材料乃至结构性能至关重要.在简要介绍内聚力模型的基础上,用Abaqus中的内聚力单元分别对均质材料和非均质材料界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内聚力单元适用于材料界面破坏分析.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界面; 损伤演化
中图分类号: O346.1; TB115.1文献标志码: B
引言
界面广泛存在于材料和各种工程结构中,如复合材料增强相与基体相之间的界面、复合材料层间界面和焊接结构的焊接界面等.这些界面的性质对于材料和结构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评估材料和结构性能,需要对界面损伤起始、演化和破坏的过程进行有效分析.
针对材料界面破坏分析,国内外已经开展相当多的研究,有限元数值分析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界面层厚度相比于其相邻块体材料的尺寸非常小,常规有限元法会遇到单元网格划分的困难;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界面单元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内聚力模型于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12],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求解、分析非线性断裂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并基于此模型发展诸多有限元法,用于模拟材料界面破坏、裂纹扩展和损伤演化模拟等问题[34].一些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有限元法的具体问题(如内聚力积分方法)近来也有进一步的研究.[5]
本文利用Abaqus软件中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内聚力单元,研究双悬臂梁(Double Cantilever Beam,DCB)黏结界面脱粘以及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破坏问题,并将所得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1内聚力模型
内聚力模型认为在裂纹尖端存在一段所谓的内聚区,见图1.在内聚区范围内,裂纹两侧的物质原子或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聚力,且内聚力的大小与两侧的相对位移有关.不同的内聚力相对位移函数关系(tractionseparation law)对应不同的内聚力模型.
图 1内聚区示意
1.1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是常用的内聚力模型之一,在二维情况下,其内聚力相对位移???数关系的具体形式见图2.
图 2内聚力相对位移函数关系
图2(a)和2(b)分别为纯I型和纯II型裂纹的内聚力相对位移关系,即法向力与法向相对位移以及切向力与切向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其中,σ^n和τ^s分别为裂纹的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δn1和δs1分别为相应的法向和切向相对位移;δnc和δsc分别为法向和切向的临界相对位移,相对位移超过临界值时,两侧不再有相互作用.第一项象限内曲线下包含的面积即为I型裂纹和II型裂纹的断裂韧性(fracture toughness),分别记为ΓI和ΓII.线性内聚力模型认为在损伤起始前,界面处于弹性状态;当满足某一损伤起始准则后,界面出现损伤,并按照演化规律演化,直至最终完全失效.
1.2损伤起始准则
损伤起始准则,即界面性能开始退化时应力或应变满足的某种条件.关于内聚力模型,目前已有几种损伤起始准则,如最大应力准则、最大应变准则、二次名义应力准则和二次名义应变准则等.对于二维问题,其具体形式为:
1.3损伤演化规律
损伤演化规律用于描述损伤起始后,继续加载时界面性能退化的过程.损伤演化规律可基于等效相对位移或损伤过程消耗的能量进行定义.对于如图2所示的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基于能量定义的损伤变量D=GI/ΓI+GII/ΓII (6)式中:GI和GII分别为断裂过程中法向和切向开裂消耗的能量,即图2中阴影面积所示.对于I型与II型混合裂纹的情况,当D≥1时,界面完全失效.
2数值算例
2.1双悬臂梁界面脱粘模拟
首先考虑如图3所示的由相同材料的梁通过黏结形成的双悬臂梁.该双悬臂梁右端固定,左端上、下2部分分别作用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大,可以预期左端界面逐渐脱粘,且脱粘现象向右端逐渐扩展.
图 3双悬臂梁结构及加载和边界条件示意
该模型的具体尺寸为梁长200 mm,梁总高16 mm,梁垂直纸面的宽度1 mm.材料参数为弹性模量2×106 N/mm2,界面I型断裂能1.0 N/mm,界面强度50 N/mm2.针对该模型,采用100×8个平面应力单元(CPS4)和100个内聚力单元(COH2D4),分别对梁体以及界面进行离散.
加载过程中几个加载阶段对应的双悬臂梁变形示意见图4.可知,该双悬臂梁上、下2部分被拉开,随着施加载荷的增大,界面脱粘现象逐渐向右端扩展.
图 4双悬臂梁在不同加载阶段对应的变形示意
该双悬臂梁脱粘过程中加载点上的载荷位移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