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第课时磨课经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是什》第课时磨课经过

“脱茧”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磨课经过   小时侯,喜欢抓蝴蝶,总是被它耀眼的斑点吸引,小小的心灵里多么渴望自己就是那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长大后,知道了原来蝴蝶是毛毛虫历经痛苦地“脱茧”才羽化成蝶,心里不禁为之感动:原来,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积累,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挑战,任何事物都可发挥其独特的美!我喜欢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脱茧”。 每每上公开课,一次次地修改教学设计,一次次地试教调整,我都觉得如毛毛虫“脱茧”,痛并快乐着!这次在宁波市课程改革实验展示研讨活动中,我任教《我是什么》一课,经过了五次的教学设计修改,四次的试教,每次都有新的体验和收获,感受到把低段语文课上得“有趣、简洁、高效”的不易。 第一次研讨:有趣与简洁 《我是什么》这是篇拟人的科学短文,语言朴实而生动,讲述了水的变化极其利与害。读着文本,自己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景中,我喜欢这篇课文!但这样的常识性语文课文,在教学中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极端是把语文课上成有趣的常识课,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的语言没有什么训练,语文素养没有什么提升。另一种极端是上成枯燥的语文课:字词句的训练到位了,学生的语言也提升了,但整堂课枯燥乏味。针对以上情况,我对这堂课的定位是:上一堂有趣、简洁的语文课。我选择第一课时,学习1-3个自然段,重点是:了解水变成了什么?难点是:水是怎样变化的。采用的策略是先创设一个大的情景,让学生跟随着有“七十二变” 本领的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孙悟空,去认识一位也喜欢“变”的新朋友。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教学情景,然后通过自主阅读认识新朋友——“水”,通过默读了解“水”的变化。在学生感受了小水滴的可爱形象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可爱的水宝宝,把老师当成“水妈妈”。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最后甚至成了“零距离”,让学生的理解感悟语言变得轻松有趣,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第一次试教下来,一堂课,超了十来分钟。自我感觉每个环节走得还梃到位,学生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可为什么,课这么满呢?症结在哪里? 原因一:学情掌握不准 例: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媒体)一排排出示,抽读带拼音的词语。(1)读准轻声。(2)读准多音字。(3)读了这两个词,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一定能发现一个秘密。(两个近义字组成的词语。)这样的朋友在课文中还有,找一找。(4)读准字音。 (1)雹子 庄稼 落下来 打下来 飘下来 (2)淹没 (3)温和 田地 (暴躁 灌溉 帮助 房屋 灾害) (4)漂浮 机器 冲毁 2、去掉拼音开小火车读词语。 存在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成新的一个词,这种形式不是很熟悉。在抽读词语环节中,认识这类词特点,出现学生找不出秘密,教师又没有及时引导,绕了不少弯路,时间走得长了些。可见要求拔高了,教学的实效降低了。第二次去拼音读词语,显得冗长,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词语还会多次出现。识字教学强调的是和生字多见面,放在整体的语境中去识记。因此耗时又不高效。 原因二:胡子、眉毛一把抓 语文教学就像一只美丽的花瓶,烦琐的内容分析,低效率的引导,像是把它打碎了,原本充满情趣和菱形的美丽花瓶一点美感都没有了。 例1: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第4句) …… 1、读句子。 出示: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2、欣赏图片。(欣赏图片) 图1: 晴朗的日子里,我们穿着( ),这时人们叫我们( )。 图2:快要下鱼了,我换上( ),人们叫我( )。 图3:早晨和傍晚,我浑身通红,像是披上了( )。早晨的叫( ),傍晚的叫( )。 3、:感情朗读(图文) 存在问题:虽然这个环节设计很精巧,但由于学生对于图3:朝霞和晚霞的认识不够,老师又是提醒,又是引导,笔墨很重,费时有多,没有把握好重、难点。其实课外的拓展知识,关键让学生有所了解,它是学生的“营养品”,而不是“主食”,如果太多的关注,反而有“营养失调”之感。 例2:精读第三自然段: 1、师:水从空中下来,都到哪里去干什么了呢?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生:水娃娃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交流指导: 池子里睡觉。 师:水娃娃,你在池子里干什么呀?(睡觉),睡觉就是? (沉默片刻)生答:不发出声音,安安静静的。 师:水在池子里怎么样像在睡觉啊? 生:没有流动。 师(松了口气):睡得多香啊,你可别吵醒它,请你读。 (接下来三句,也采用问答方式,先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