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个“坏人”引起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两个“坏人”引起思考

由两个“坏人”引起思考   【摘要】《卫风·氓》中的“氓” 与《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作为坏人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读者心中,然而这两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创作的需要。正是“氓”与“焦母”这样两片“绿叶”才衬托出“我”和“刘兰芝”这样两朵“红花”。   【关键词】氓;焦母;坏人;创作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学作品中经典的艺术形象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而为了经典形象甘当绿叶的“坏人”形象同样应当引起关注。很多情况下,是“坏人”成就了经典,而《卫风·氓》中的“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就是这一类“坏人”形象。   《卫风·氓》中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她投入爱情的勇气让人佩服,沉入爱情的甜蜜惹人羡慕,被氓始乱终弃的经历值得同情,勇于反抗的精神引人感叹。她作为一个敢爱敢恨、勇敢独立的艺术形象虽穿越千年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但是与她相伴的“氓”作为“坏人”的形象则一直被人们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氓,是住在城郊家近复关的小商人,貌似憨厚,实则心怀狡诈,他以贸丝为名,打算赚个女人回去;他以嬉皮笑脸获得了女人的欢心,以谎言虚咒换取了女人的信任,以占课算卦作为对女人忠诚的保证,就以这个手段欺骗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女人。他不只赚到了女人的爱情,赚到了女人的财物,还赚到了女人的劳动力。他以假献殷勤而人财两得,以忘恩负义而成家立业,以损人利己而达到卑鄙目的,这就是氓的生意经。婚前是羊,婚后是狼,婚前装做奴才的样子,婚后摆出老爷的架子,这就是氓的行径。诗中揭露了一个无信义、无情感、自私自利、奸诈虚伪的坏家伙的本性。但是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以弃妇的口吻,陈述自己被“氓”抛弃的始末根由,确实凄婉欲绝,而人们又习惯性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则“氓”为千夫所指,势在必然。至于婚姻破裂的真相,也就只有“我”的一面之词,而“氓”是不在现场的。氓的形象完全是通过我的语言来塑造的,在“我”的叙述中氓没有只字片语。其实正是氓的“不在现场”才使得“我”的叙述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而???种真实性就使得“我”的形象感人至深。“氓”的形象是为“我”的形象服务的,“氓”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正是“氓”这枚绿叶才衬托出“我”这朵红花。   无独有偶,在《孔雀东南飞》中也塑造了一个的经典的艺术形象刘兰芝。她美貌“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珰。”;她家教甚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勤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她知礼节“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刘兰芝作为一个勤劳,善良,聪明,美丽,性格坚强,忠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闪烁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从哪方面说我们都找不到刘兰芝的毛病,她近乎是一个完人。与刘兰芝相对的是“坏人”焦母。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甚至当焦仲卿向她辞别赴死时,她只是进行劝慰“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更没有改变她驱遣刘兰芝的决心。焦母可以置儿子的生命于不顾,目的是要是要速谴兰芝。但是她为什么不被焦母所接受,我们找遍全文唯一的线索是“此妇无礼节,行动自专由”,但是刘兰芝不是无礼节,她刚进焦家就抱着“供养卒大恩”的思想,但是却遭婆婆讨厌,甚至是故意挑刺,“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即使是最后被遣回家她仍然是“上堂拜阿母”,“念母劳家里”。刘兰芝也不是“自专由”。她是“奉事循公姥”,遇事和焦仲卿商量。所以焦母所言“此妇无礼节,行动自专由”完全是借口。那么焦母为什么不容刘兰芝?不少研究者对她被休的原因做出各种推测。笔者大致搜集一下主要是一下几点:一、无子被遣说。刘兰芝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但未提到他们有孩子。二、 俄狄甫斯情结。焦母驱谴刘兰芝是典型的俄狄甫斯情结——恋子情绪。三、心理变态说。她年轻丧夫,感情寂寞。多年的育儿之苦、感情的无依托使她心理扭曲变态。四、妒贤嫉能说。见儿媳妇刘兰芝比自己能干,焦母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妒从中生。五、更年期遇上了青春期。焦母正处于更年期,而刘兰芝正处于青春冲动期,两个心情压抑烦燥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发生种种不愉快在所难免。六、人性的觉醒与专制思想的碰撞。刘兰芝追求独立、自由、平等,这种行止见识让长期生活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已经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诸如“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女子无便是德”之类男权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以上分析不乏道理,但也难免有过多猜测之嫌。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