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哈拉帕文明兴衰
气候哈拉帕文明兴衰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只知道印度历史上的雅利安人和吠陀文明,以为它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后来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19世纪中期,来自英国的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一种新的远古文明——哈拉帕文明。由于其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称印度河文明。经科学测定,这是一些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的远古文明,比吠陀文明早了1000多年。
1922 年,印度考古学家在现在的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一个古代佛塔下面,发现了被尘土湮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都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代表。这一文明的兴起借助了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并因此发展了上千年,但最终却神秘消失了,只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谜团。
布局完善的古代城池
摩亨佐达罗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哈拉帕位于印度旁遮普邦拉维河左岸。这两座遗址面积均约2.5平方公里,人口估计各为3万~4万,可能是两个独立国家的都城或城邦联盟中心。
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此城规模之大让人惊奇。全城明显由东西两大区构成,西区是卫城或城堡,东区则属居民区,建筑风格和水准殊异,但均有城墙护卫。“卫城”全用窑砖砌成,不仅有高墙护卫,还有深壕环绕,且在道旁建有塔楼。
卫城里的最醒目遗迹为“大浴池”,位于卫城北部中央,南北走向,呈长方形,池长12米、宽7米、深2.5米,用窑砖把窑缝紧砌而成,池底和四壁使用涂了胶泥的灰泥板,四壁另加一层沥青以防渗漏。大浴池南北两头各有一台阶,人们可以沿台阶而下。大浴池由一个专门的大水井供水,用过的水可顺西南角的排水沟放出。大浴池四周都有走廊,走廊旁边有8个专用小浴室,有通道与走廊相接,各房间亦有上下水道。
大浴池是用于世俗目的,还是兼有宗教用途,学者们至今说法不一,不过从附近发现寺庙遗迹看,它很可能与宗教仪式有关,是供祭司贵族净身沐浴的。与大浴池并排的是十多个大谷仓,总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卫城内还有一处占地超过750平方米的巨大建筑遗址,其上有20个巨大窑砖砌成的方柱,这些柱子分为四排,目前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会议厅”。此外,这里还有寺庙、住宅等其它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这些遗址中都有非常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我们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比。
哈拉帕的规模和结构与摩亨佐达罗几乎完全一样。全城由卫城和居民区构成,但在许多细节上又有所不同:其西部有部分城墙以土坯砖砌成,而外墙却是用烧砖加固。在一些地方,墙高出周围地面15米左右,里面则是7米高的土砖垒成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造建筑物。建在城墙外的塔楼与摩亨佐达罗城也不同,不是圆形而是矩形。哈拉帕的谷仓已发现了10多座,但不像摩亨佐达罗那样建在卫城之内,而是建在城墙之外。此外,在哈拉帕谷仓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冶金炉和工人的工棚,而在摩亨佐达罗却未见到这样的设施。
另外一个非常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就是在今天印度境内发现的众多遗址的布局与结构都与上述两城十分类似。例如,位于拉贾斯坦的卡利班根,也有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一样的设计模式:“卫城”在西,“下城”在东,城堡由7米厚的土坯砖墙围绕,并每隔一段有一个防卫塔楼。又如,位于古吉拉特的苏尔戈达德,也由一座城堡和下城组成,且也是前者在西而后者在东,整个城市由高达4.5米的城墙围绕。但位于坎贝湾的洛塔尔却与上述几个城址很不相同,事实上,它更像一个海港城市,虽然它也有自己的城堡和城墙,有一个总面积达238平方米的仓库,但它有一个所有别的遗址没有的船坞:长216米,宽37米。这表明,还在这一文明兴起之初,它的创造者就已卷入印度洋的竞争了。
发达的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从生产力来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了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发现有青铜或铜制的斧、镰、锯、凿、剑、刀、矛、箭,以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制的刀、罐、秤锤等。
从遗址所反映的情况看,当时已存在明显的阶级分化,但还没有发现像古代两河流域或者古代埃及那样的王陵,也没有特别富丽堂皇的宫殿遗址。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即位于东部的居民区,富裕之家往往楼房数层,下层作厨房和盥洗间,上层用作寝室;而普通居民一般只有一间陋室,更无上下水道的设施。
从哈拉帕那些成排的工棚来推测,奴隶的使用在当时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文明的创造者不仅生产小麦、大麦、瓜果、椰枣、棉花等,而且还饲养狗、马、猪、牛及大象和骆驼,在制陶、编织和造船、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