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IPv6过渡关键技术及部署.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翻译IPv6过渡关键技术及部署

基于翻译IPv6过渡关键技术及部署   摘要:阐述了几种重要的基于翻译的过渡技术,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主要应用场景以及各技术的优缺点,同时探讨了实际部署基于翻译的IPv6过渡技术应考虑的相关问题。基于翻译的IPv6过渡技术可以延长IPv4使用期限,实现IPv6和IPv4互联互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网络平滑演进与过渡。选择何种过渡方案涉及很多因素,需根据网络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过渡技术。   关键词:IPv6过渡; 翻译技术; 应用场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everal important IPv6 transiti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translation. We describe the working principl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technique. We also discuss typical scenarios in which these techniques might be used. IPv6 transiti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translation extend the lifetime of the IPv4 network and allow communication between IPv4 and IPv6. They protect network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and ensure the smooth transition from IPv4 to IPv6. When choosing IPv6 transition technologies, many factor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ransition technologies must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IPv6 transition;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cenarios   由于IPv4地址耗尽,2011年以来中国IPv4地址数量几乎没有新增,而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又需要大量的IP地址。通过发展IPv6来解决这一问题,业界早已达成共识,但是IPv6地址和IPv4地址并不兼容,运营商网络、业务平台、终端以及内容提供商网络都无法在短期内全面支持IPv6,并且运营商网络基础不同,不同区域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平滑地过渡到IPv6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IPv6过渡技术方案众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双栈、隧道、翻译。在向IPv6网络演进初期,内容提供商和应用服务仍然以IPv4为主,如果新增用户只采用IPv6地址,基于双栈和隧道的过渡技术则不能解决IPv6用户访问IPv4 因特网的问题;若为新增用户分配双栈地址,又无法解决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此外,由于全网均为双栈仅为理论方案,因此在整个网络向IPv6演进过程中,通过隧道或双栈技术均无法实现IPv4和IPv6网络的互访互通,而基于翻译的过渡技术可以解决此类关键问题。文章结合IPv6过渡技术开发与测试实际,探讨基于翻译的IPv6过渡关键技术,并分析各自特点,给出了典型部署,以及实际部署中应考虑的相关问题。   1 NAT444   NAT44是IPv4-IPv4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早在1994年已被提出(RFC1931)。当时NAT提出的背景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一个局域网内只有少部分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大部分主机只需要访问域内网络,甚至有些主机从不访问外部网络。因此,在该局域网内可使用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预留的局部地址(RFC1918),此类地址在不同的局域网内可以重复使用。当域内某些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通过NAT将局部地址转换为全球唯一的全局地址,局域网只需要少量的全局地址。这些全局地址在不同的时刻可由域内不同的主机占用,极大地减少了对全局地址的占用,达到节省IPv4地址的目的。NAT44应用已非常普遍,是各类小型家用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之一。   NAT444是指部署在运营商网络内的NAT44设备,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网络和用户网络均为IPv4网络,服务提供商将IANA预留的局部地址分为两类:用户级局部地址和运营级局部地址。在用户终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