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绿异丽金龟控制技术
铜绿异丽金龟控制技术
摘 要:阐述了铜绿异丽金龟的分布与寄主、识别特征、生活史习性以及控制技术。
关键词:铜绿异丽金龟;控制措施
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丽金龟科(Rutelidae)、异丽金龟属(Anomala)昆虫的1种。
1 分布与寄主
别称铜绿金龟子、铜壳螂,为偏北方种类,除西藏和新疆外,遍布全国。成虫主要危害柳、榆、落叶松、云杉等几十种树叶。幼虫取食多种苗木根部。
2 识别特征
铜绿异丽金龟的成虫体长16~22mm,体阔8.3~12mm中型甲虫,体长卵圆形,背腹扁圆,体上面铜绿色,头面、前胸背板色泽显深,鞘翅较淡而泛铜黄色。唇基前缘、前胸背板两侧呈淡褐色条斑。臀板黄褐色,常有形状多变的1~3个铜绿或古铜色斑,腹面多呈乳黄或黄褐色。头大,唇基短阔,梯形,头面布皱密刻点,触角9节,鳃片部3节。前胸背板大,侧缘略呈弧形,最阔点在中点之前,前侧角前伸尖锐,后侧角钝角形,后缘边框宽,前缘边框有显著膜质饰边。小盾片近半圆形,鞘翅密布刻点,背面有2条清楚纵肋纹,缘折达到后侧转弯处,翅缘有膜质饰边,胸下密被绒毛。腹部每腹板有毛一排,前足胫节外缘2齿。
3 生活史及习性
铜绿异丽金龟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越冬幼虫上升表土危害,5月下旬~6月中下旬为化蛹期,7月上中旬~8月份是成虫发生期,7月上中旬是产卵期,7月中旬~9月份是幼虫危害期,10月中旬后陆续进入越冬。少数以2龄幼虫、多数以3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春、秋2季危害最烈。成虫白天在土中潜伏,夜间活动,有多次交尾习性,趁光性和假死性强,平均寿命28天。产卵于6~16cm深的土中,每头平均产卵约40粒,卵期10天。幼虫清晨和黄昏由土壤深层爬到表层咬食,被害苗木根茎弯曲,叶片枯黄甚至死亡,1年中有春秋2次幼虫危害期。
4 控制技术
蛴螬是土壤害虫,有时潜土很深,防治技术很难奏效,必须根据其周年活动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控制政策。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幼虫与成虫控制相结合;播种期和生长期控制相结合;林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控制措施相结合。
4.1 林业技术措施
(1)苗圃地必须施用充分腐熟的基肥作底肥,追肥时尽量避开蛴螬活动盛期,否则,极易生蛴螬。(2)在蛴螬分布密集较大的宜林地,造林前应先整地,以降低虫口密度。据调查,长期生活在荒地的金龟子,在土壤含水量位20%时虫口密度大,17%以下就很少发生。(3)苗圃地要及时清除苗圃地内和周围杂草,可减少虫口数量。(4)利用金龟子不耐水淹的特点,秋末进行冬灌,数量越大,蛴螬死亡率越高。(5)冬季翻耕,可将越冬虫体翻至土表冻死。(6)圃地周围或苗木行间带状栽植蓖麻,对多种金龟子有诱食毒杀作用。
4.2 人工控制措施
当蛴螬在表土层活动时,适时翻土,随机拾虫。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在盛发时期,可利用人工振落捕杀大量成虫。
4.3 化学控制措施
4.3.1 成虫发生期的防治。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防治。喷洒2.5%功夫乳油或敌杀死乳油8000~8500倍液,对各类鞘翅目昆虫防效均好;40%氧化乐果乳油600~800倍液,残效期长,防效明显;50%对硫磷乳油,或杀螟硫磷乳油,或内吸磷乳油,或稻丰散乳油,或马拉松乳油,或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或25%甲荼威(西威因)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l0%联苯菊酯乳油8000倍液等药剂,对多种鞘翅目害虫均有良好防效,同时可兼治其它食叶、食花及其刺吸式害虫。
4.3.2 成虫出土前或潜土期防治。可于地面施用25%对硫磷胶囊剂0.3~0.4kg/667m2加土适量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并浅耙,或5%辛硫磷颗粒剂2.5kg/667m2,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后立即浅耙以免光解,并能提高防效。1.5%对硫磷粉剂2.5kg/667m2也有明显效果。
4.3.3 幼虫期的防治。可结合防治金针虫、拟地甲、蝼蛄以及其他地下害虫进行。采用措施有:
①药剂拌种。此法简易有效,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的为害。常规农药有25%对硫磷或辛硫磷微胶囊剂0.5kg拌250kg种子,残效期约2个月,保苗率为90%以上;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加水25kg,拌种400~500kg,均有良好的保苗防虫效果。
②药剂土壤处理。可采用喷洒药液、施用毒土和颗粒剂于地表、播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