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监督在水土保持中重要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监督在水土保持中重要性

预防监督在水土保持中重要性   摘要 分析了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永善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预防监督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期促进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预防监督;水土保持;原因;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37-02   水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人们对自然界水土资源有着特殊的依赖性,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生产生活条件,人们必须依赖于水土资源并视之为基本的物质基础,在土地上大量投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大自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水土资源的有限性和特殊性。人口在增加,经济要发展,有限的水土资源负担越来越重;但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预防保护意识谈薄,“掠夺”式的经营造成了大量难以恢复的水土流失,局部地域因土壤侵蚀加剧诱发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导致当今世界的土壤侵蚀、生态破坏及资源沽竭,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威胁[1-4]。   永善县总面积2 789 km2,治理初期水土流失面积达1 336.67 km2,占幅员面积的47.93%;经调查,轻度流失面积406.61 km2,占幅员面积的14.58%,中度流失面积464.295 km2,占幅员面积的16.65%,强度流失面积329.342 km2,占幅员面积的11.81%,极强度流失面积136.423 km2,占幅员面积的4.89%,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年4 897 t/km2,年均侵蚀模数达654.57万t。   就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来看,永善县地处云贵高源北缘与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山脉属横断山脉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由于受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十分强烈,山峰纵横交错,叠峰绵旦,南高北低,加上金沙江水系的大小河流、沟溪的侵蚀切割,形成峰、谷、沟相间又相连的中山深切割地形,相对海拔高差2 859 m,河谷多为“V”形峡谷;由于山高坡陡,地质结构复杂,雨热同季,暴雨频急等自然因素为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促成了潜在条件。   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构成了诱发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是加速、加重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永善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山区县,经济基础很薄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社会经济既有山区民族经济的特点,又呈现多层次不平等性,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和传统观念至今时有相传。   1 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1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的过快增长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1952年永善县人口是16.602 7万人,至1982年增至36.373 3万人,比解放初期增加1.19倍,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控制,广大农村为了减轻人口对粮食需求带来的压力,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种粮,高寒山区轮耕、生荒种植比较普遍,致使林草资源大量被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1.2 陡坡开荒,掠夺式经营   全县范围内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坡度较大,耕作中土壤有机质流失后,肥料短缺,群众为提高地力而在疏林草地开荒和铲草烧灰肥地,导致了土壤侵蚀,特别是陡坡地区,在耕作中为便于施工而实行顺坡开墒种植,加快了表土的流失。   1.3 乱伐森林,破坏植被   历史上永善县林草丰茂、古木参天,县志有“行数里不见天日,傍晚野兽入城”之记载。解放前永善县有森林10.87万hm2,覆盖率为38.56%,解放初期有8.33万hm2,覆盖率为30%,由于政策失误、管理不善、权属不清等种种原因,几经变故,到1988年森林面积只有1.93万hm2,覆盖率只有7%,加上灌木林地覆盖率14.65%,合计也只有21.6%。长期以来由于缺柴短薪,群众为了烧炊,对林木乱砍滥伐,致使森林变疏林,疏林变灌木,灌木变草地,加速了水土的流失。   1.4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建设忽视水土保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善县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建设和农村乡镇企业亦随着发展,近年来建筑占地在超限度增加,跟随而来的是开山采石、开矿、挖砂、取土,点多而分散,在前些年无经常性机构和人员开展预防监督工作的情况下,生产建设项目未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开发利用资源的直接者,未对破坏场地予以复植和保护,致使全县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 永善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永善县1990年被列为长江上游首批笫2期重点治理县,为了改变永善县的水土流失局面,该县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抓住机遇,及时组织人员做好前期治理规划工作,并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在所规划的流域内结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展对坡耕地,小型水利、高稳产农田和经济林、防护林体系等综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