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屏蔽用锌白铜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有色金属.DOC

国家标准屏蔽用锌白铜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有色金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屏蔽用锌白铜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有色金属

国家标准《屏蔽用锌白铜带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工作简况 电磁屏蔽-是采用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利用电磁场在屏蔽金属内部产生涡流起屏蔽作用的。在电子设备中,有时需要将电力线或磁力线的影响限定在某个范围内,需要在某个给定的空间内防止外部的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铜或铝等低电阻材料制成的容器,将需要隔离的部分全部包起来;或者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容器将它包起来。 锌白铜为铜-镍-锌三元合金,为一种低电阻铜基合金材料,因含有锌元素,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同时因含有镍元素,材料具有高的导磁率。因此,材料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屏蔽领域。 电磁屏蔽材料因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军事核心机密以及民用产品的关键性能,国际上公开交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欧、美、13等国对电磁屏蔽理论研究和商品开发应用较早,已经形成了生产各种类别和系列规格的屏蔽材料产业。国内在该领域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开发应用的品种较少,屏蔽性能低,未形成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化,国内用的高档屏蔽材料至今主要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通讯电子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屏蔽材料需求量的猛增。因此,制定一个该产品的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根据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以 中色协综字[2008]242号-20、BZn18-10、BZn18-18、BZn18-26。 根据不同电子屏蔽零件的应用场合,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确定材料状态为M2、M1、M、Y2、Y1、Y。 尺寸及允许偏差的确定 该屏蔽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端的电子行业中,需经SMT技术处理,因此,对材料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厚度规格为0.10mm~0.50mm,厚度公差为±0.005mm~±0.015mm。宽度规格为6~400mm。 力学性能的确定 根据制成零件的形状及用途,经过对市场需求的充分研究,确定材料的状态为M2、M1、M、Y2、Y1、Y。力学性能详见标准3.3。 表面质量的规定 由于该材料制成零件后,为不影响其屏蔽性能,表面一般不做涂层或电镀处理,因此对材料的外观要求较高,带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纹路均衡,无影响使用方面的表面缺陷。其中,用于手机屏蔽时,部分客户须有高温不变色的要求。 本标准与日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对比 本标准是在修改采用JIS H3110:2006《锡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带材》和JIS H3130:2006《弹簧用铜铍合金、铜钛合金、锡磷青铜及锌白铜薄板、厚板和带材》的基础上制定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水平,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行。 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 (1)拉伸试验、硬度试验方面 本标准 日本标准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硬度试验 牌号 状态 拉伸试验、硬度试验 抗拉强度 Rm N/mm2 延伸率 % 维氏硬度 HV 抗拉强度 Rm N/mm2 延伸率 % 维氏硬度 HV BZn15-20 M2 M1 Y2 Y ≥340 420~500 480~570 540~650 ≥30      ≥25 ≥5 ≥1.5 85~120 115~145 140-180 160-210 C7541 O H1/2 H ≥355 410~540 ≥490 ≥20 ≥5 3 — 110~170 ≥135 BZn18-10 M Y2 ≥325 390~20 ≥5 80~1~~BZn18-18 M2 M1 Y2 Y ≥375 420~500 480~~25 ≥20 ≥5 ≥3 90~~~~~~~BZn18-26 Y2 Y1 Y 540~630 600~650~~170~2~~~~~~~~~BZn15-20 M2 M1 Y2 Y 180° 0×t 1×t 2×t C7541 O H1/2 H 180°或W 紧贴 1×t 2×t BZn18-10 M Y2 180° 0×t 1×t C7350 O H1/2 180°或W 紧贴 1×t BZn18-18 M2 M1 Y2 Y 180° 0×t 1×t 2×t C7521 O H1/2 H EH 180°或W 紧贴 1×t 2×t — BZn18-26 Y2 Y1 Y 180° 1.5×t 2×t 3×t C7701 H1/2 H EH SH 180°或W 180°或W 90° — 1.5×t 2×t 3×t — 本标准在弯曲试验方面只进行180°角度的试验。 带材厚度及宽度允许偏差的差异 (1)带材厚度允许偏差方面的差异 本标准 日本标准 厚 度 mm 允许偏差 mm 厚 度 mm 允许偏差 mm 0.1~0.2 ±0.005 0.05~0.08 ±0.005 >0.2~0.3 ±0.008 0.08~0.15 ±0.008 >0.3~0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