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
LOGO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组长:李晓晨 组员:严丹丹 郭坤 冯龙 苏宁宁 苑志荣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开始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例如: 噪声 其他环境问题 建筑垃圾 废水 废气 目录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建筑垃圾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 对绿色建筑的畅想 (一)噪音 噪音问题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污染问题。根据相关数据,在各类环境噪声源当中,因建筑施工而产生的占到5%左右,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打桩机瞬间的分贝超过90,混凝土浇捣时的分贝能够达到80,由此,施工噪音应该受到格外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依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可以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划分如下几种: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第一,土石方施工阶段 第二,打桩阶段 第三,结构施工阶段 第四,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二)泥浆污染 泥浆污染主要是在桩基施工尤其是在钻孔灌注桩时,因进行清孔施工而造成。除此之外,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以及基坑开挖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多的泥浆。泥浆不仅仅会使得道路遭受污染,还会使得城市的排水管道堵塞,在其干燥之后还会产生灰尘污染。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三)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 当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是空气颗粒物污染。根据相关数据,城市中心区施工量每增加4m2,建筑施工扬尘会使得全市空气颗粒物污染增加1Lg/m3。在对灰尘来源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其主要有:泥浆干燥后形成的灰土,拆迁、土方施工的扬尘,易散落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等,在有风以及干燥的天气环境下,这些灰尘对城市控制环境的影响最大。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四)高空抛物引起的危害 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高层建筑经常会发生高空抛物等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情况,这对于周边的生活、交通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五)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 这里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指建筑垃圾,其主要包括碎石、砖块、钢筋、玻璃以及木料等。据统计,建筑垃圾占到城市垃圾的三成以上,而且其物流量占全世界物流量的四成左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垃圾 渣土 弃土 弃料 余泥 建筑垃圾 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 建筑垃圾的危害 2、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3、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 降低土壤质量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 其危害在于: 1.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 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 2、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 活。 3、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 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建筑垃圾 由于建筑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案例: 案例一:长虹路遥观段建筑垃圾堆放路边无人问津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长虹 路(新312国道)遥观段有一堆建筑垃圾堆放在路边,无人问津,影响市容环境。 建筑垃圾 由于建筑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案例: 案例二:烟台桑园路现“垃圾山”货车不断运建筑垃圾居民叫苦。 建筑垃圾 一、建筑垃圾清运措施 1、建筑垃圾清运实行特许经营。按照市政府重点项目目标要求,市环卫处在多次考察论证的基础上,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已引进了一家建筑垃圾特许经营企业,主要负责我市城市建筑垃圾的清运。 2、尽快解决建筑垃圾无固定消纳场所问题。 3、采取高压方式,严格督察。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 二、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4、优化建筑设计。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 LO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