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伤春悲秋文化诗词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中的伤春悲秋文化诗词解读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1],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2],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3],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4],平林新月人归后[5]。 [1]闲情:闲愁。 [2]日日:一作“旧日”。 [3]青芜:形容草色碧绿。 [4]楼:一作“桥”。 [5]人:指游人。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两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谥忠肃。冯延巳当政时,南唐国势已日渐衰微,他无力扭转乾坤,同时又卷入激烈的党争中,这种现实处境所造成的内心矛盾,在他的词作中时有反映。冯延巳词的题材虽然与花间词并无二致,多写歌舞宴饮、相思离别,但是他并不醉心于描写女人的容貌举止和服饰,而是着重描写一种心理体验,表现一种感情境界。这种创作倾向正如王国维所言“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人间词话》) 解 题 《鹊踏枝》,一作《雀踏枝》,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即《蝶恋花》。冯延巳有《鹊踏枝》十四首(其中部分作品与欧阳修相混),本词为其中之一。全词抒写春天的闲愁,词旨隐晦,感慨深沉。 摊破浣溪纱 李璟 ? 菡萏香销翠叶残[1],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2],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3],小楼吹彻玉笙寒[4]。多少泪珠无限恨[5],依阑干。 [1]菡萏(hàndàn):荷花。 [2]绿波:一作“碧波”。 [3]韶光:美好的时光。一作“容光”。 [4]鸡塞:即鸡鹿塞,汉朝的边塞,此处泛指边塞。“鸡塞远”,一作“清漏永”。 [5]吹彻:犹指吹遍。“彻”,本为大曲的最后一遍,故可以解释为曲终。 [6]多少:一作“籁籁”。无限,一作“何限”。 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今属江苏)。南唐烈祖李昇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大。即位之初,曾用兵攻取建、汀、漳、泉等州,使南唐一度成为拥有35个州的“大国”。后因为受到后周的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在位19年,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好读书,但是天性懦弱。李璟文存十七篇书、表、小札;诗只有《全唐诗》所收七律一首,七古一首和断句三联(共六句)。其词仅存四首,词作虽然写男女情事,但是已经融入了感时伤怀的情绪,渗透着国事风雨飘摇的悲苦心绪,与后主李煜并称为“南唐二主”,后人辑有《南唐二主词》。 解 题 这首词抒写了悲秋怀人的情绪。词中主人公因荷花凋零而自伤憔悴;又在梦中见到征人,醒来却是只身处于回荡的凄凉乐声的小楼。万分无奈中,只能泪珠暗弹,倚楼凝望。全词写来妥帖细腻,不事雕绘,感情沉郁,凄然欲绝。[摊破浣溪纱],[浣溪纱]的变体,[浣溪纱]本是词牌名,一般是上下两阕各二十一字。如果把上下两阕的第三句,都破为两句十个字,即为[摊破浣溪纱]。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1]。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2],因风飞过蔷薇[3]。 [1]行路:指春天逝去的踪迹。 [2]啭:形容黄鹂婉转美妙的鸣声。 [3]因风:顺着风势。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洪州分 宁(今江西修水)人,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人称黄太史、豫章先生、黄文节公。黄庭坚自幼聪颖警悟,博览群书。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及第,历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元年(1078)投书苏轼,二人从此缔交,终身不渝。后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元丰六年(1083)移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商河境内),元祐(1086—1093)年间,授秘书省校书郎兼神宗《实录》检讨官、国史编修等职,哲宗绍圣(1094—1097)年间,新党得势,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澎水)安置。徽宗时,再次被贬,羁管宜州(今四川宜山)。崇宁四年(1105)死于贬所。 解 题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这首[清平乐]是一首惜春词,词人以委婉又浪漫的手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爱恋、眷恋。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1],巷陌凄凉,与江左异[2],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3]。因度此阕,以纾客怀[4]。 ?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