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说起北魏,人们大都知道书法史的“魏碑”,佛教雕塑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等等,在其他方面知道的恐怕不多。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鲜卑人拓跋圭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大同市),早期国语为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534年,分裂为东魏(定都邺城)与西魏(定都长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魏”又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为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148年。北魏的皇帝比较复杂,有实际执政的皇帝,还有一些被追尊的皇帝,更有一些地方自立的皇帝。皇位在北魏是一个高危职位,除去追尊的皇帝和自立者,实际执政的十五位皇帝中共有十一位皇帝被害,未得善终,比例高达73.3%。北魏的这些皇帝皆短命,寿命最长者是太武帝拓跋焘,44岁;最短命者是幼主元钊,年仅3岁。而且,北魏在长达约120年的时间里,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北魏的这些皇帝们大多出生后,生母就被赐死了(这个题材是我另一篇长文的内容)。鲜卑拓跋氏,一个充满野性的皇族。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下文中皇帝的顺位是我按照实际执政的皇帝时间先后排列的。一、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北魏开国皇帝。386年2月,15岁的拓跋珪即位为代王,年号登国。拓跋珪任用贤能,励精图治,重兴代国。即位不久,便移都代国原都盛乐,并推动农业,让人民休养生息。同年四月,改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魏书·卷二·帝纪第二》: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二月,幸定襄之盛乐。息众课农。....夏四月,改称魏王。北魏建立时四周有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部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为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及以西的慕容永统治的西燕。拓跋珪南征北战,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打败袁纥部灭西燕;击破刘显、库莫部高车诸部、舅氏贺兰部;攻灭刘卫辰,打败高车三十余部。皇始元年(396)秋七月,右司马许谦上书劝拓跋珪进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营建宫殿、宗庙、社稷。同年十二月二日(399年1月24日),改元天兴,即皇帝位。《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天兴元年)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闰月,左丞相、骠骑大将军、卫王仪及诸王公卿士,诣阙上书曰:臣等闻宸极居中,则列宿齐其晷;帝王顺天,则群后仰其度。.....宜光崇圣烈,示轨宪于万世。臣等谨昧死以闻。帝三让乃许之。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大赦,改年。拓跋珪晚年(所谓晚年也只是三十多岁)刚愎自用、猜忌多疑,随意诛杀大臣。天赐四年(407年)至天赐六年(409年)间,拓跋珪先后诛杀了和跋、奚牧、司空庾岳、北部大人贺狄干兄弟及高邑公莫题父子。看看《魏书·列传第十六》的记载,司空庾岳是如何被诛杀的。“岳(庾岳)为将有谋略,治军清整,常以少击多,士众服其智勇,名冠诸将。”“公廉平当,百姓称之。旧有园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如此。”天赐四年,庾岳奉诏来到南宫。候官告诉皇帝说庾岳衣服鲜丽,行止风采,都比照君主的仪仗。太祖当时龙体欠安,由此不再信任庾岳,并厌恶他,最后终于诛杀之。到了天赐六年(409),状况进一步恶化,拓跋珪由于病情加重,服食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效发作日甚一日;忧懑不安,或者数日不食,或者通宵达旦不睡觉,喜怒无常。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自言自语,好像在和身旁的鬼说话。朝臣走到面前,或者是追究他们从前的过失而将他们杀害;或者由于他们脸色变化、喘息不调、行步乖节、言辞失措,太祖皆以为这些朝臣心怀不满,就亲自动手击杀他们,死者皆陈天安殿前。大臣们大都惶恐度日,影响办事能力,以至偷窃等行为十分猖獗。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十三日,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因有过失,被囚禁在宫中,将要被处死。由于天色已晚,道武帝的处死令未及执行。贺夫人秘密派人让拓跋绍想办法救自己,当晚拓跋绍与宫中武士以及宦官等联络谋划,跳墙入宫,来到天安殿。道武帝的侍卫高喊贼寇来了,帝惊醒起身,但尚未摸到弓箭腰刀,就被拓跋绍弑杀,享年三十九岁。拓跋绍亦未善终。道武帝死后长子拓跋嗣继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