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与疼痛治疗新进展姚尚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部麻醉与疼痛治疗新进展姚尚龙

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已经成为很多医院实施外周神经阻滞的重要麻醉方法,已经全面替代传统的“异感法”。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穿刺针的针尖释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电流,诱发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反应,据此定位需要阻滞的外周神经。 Coulomb’s定律 E=K(Q/r2) 电量(nC) =刺激电流×刺激时程(ms) 当ms一定时,刺激神经所需的最小电流同针尖到目标神经的距离呈正比。 提供优良的术后镇痛 促进术后早期活动和恢复 促进睡眠 减少术后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使用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低血压和排尿等问题 单次注射技术: 40 – 50 ml LA 0,5 – 0,75% Ropivacaine 0,5% Bupivacaine 1% Prilocaine 1% Mepivacaine 通过导管的连续注射技术: Ropivacaine 0.2% – 0,375% 6 – 14 ml/h Bupivacaine 0,125% 10 – 14 ml/h Bupivacaine 0,25% 8 – 10 ml/h 冷冻疗法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音乐疗法 生物疗法 心理建议 针灸疗法 多模式术后镇痛的非药物疗法 神经丛刺激器 局部麻醉和镇痛技术和设备新进展 神经刺激器和超声技术用于神经阻滞 连续性神经阻滞技术 全麻+椎管内麻醉 腰麻+硬膜外 局部浸润技术(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多模式术后镇痛 神经阻滞的定位方法 解剖定位 异感定位 神经刺激器定位 超声和放射定位 神经阻滞的新技术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 超声定位技术 神经电刺激原理 Von Perthes First nerve stimulator 神经刺激器 神经电刺激原理 Stimuplex HNS --新型神经丛刺激器 刺激电流 取值范围 刺激时值 刺激频率 输出状态 电池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 的潜在优点 在直接连续可观的视野下操作进针 实时超声图像观测注射过程中局麻药的沉积和蔓延 减少了造影剂的应用 实时图像易于鉴别血管和神经, 减低血管和神经内注射局麻药的风险 不同组织超声成像特点 动脉 无回声,有搏动 静脉 无回声,可压缩 肌肉 筋膜高回声,肌肉低回升 肌腱 管状高回声线条(纤维状) 神经 横向-高回声晕包绕的多个园或椭圆低回声区 纵向-管状非连续低回声线条,高回声线条分隔 骨骼 明亮高回声骨膜,后方有黑色阴影 超声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 Continuous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的优点 连续神经丛阻滞套件 ——Contiplex? D套件 采用与Stimuplex? D针相同的刺激针; 采用Braunula型套管; 针柄新型人体工程学设计,更易于持握,具有良好触觉反馈; 带有鲁尔接口,轻松连接导管,避免脱落; 针柄改为新型半透明耐酒精材质,避免因酒精消毒而引起的破损; 导管头端圆润光滑,不易损伤神经; 旧型 新型 用于连续神经阻滞的泵 机械性泵 电子性泵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Causes hamstring weakness Knee flexion ablated Unable to mobilise Preserve hamstring function Knee flexion preserved Able to manage crutches A. femoralis Insertion point 股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用药方案 计算机控制的局部麻醉给药系统 CCLAD (computer controlled local anesthesia delivery systems) Wand Device Single tooth Anesthesia Comfort control Syringe System 术后疼痛仍未得到合理治疗 尽管近十年来疼痛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2003年的调查显示39%的患者仍然经受重度或极重度的术后疼痛,而1995年只有31%。 1Warfield CA, Kahn CH. Anesthesiology. 1995;83(5):1090-1094. 2Apfelbaum JL, et al. Anesth Analg. 2003;97(2):534-540.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19951 20032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19% 49% 23% 8% 47% 21% 18% 13% 术后镇痛新进展 术后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