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亚现代心理学感知觉2005
感觉 知觉 认识的起点,从物理事件到生理和心理事件。 感觉和情感是复杂经验建立的基本过程 。 ——(Wundt,1907) 感觉 知觉 感觉是感受器-眼、耳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知觉过程是对感觉经验的确认、解释、整合和分离。 感觉:只觉察 到刺激的存在,并立即分辨出刺激的各别属性-信息处理过程中较为简单的层次; 知觉:不仅觉察到刺激的存在及重要属性,而且知道该刺激所代表的意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 感觉 知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正常的生活需要必要的信息,信息超载导致都市人的冷漠,由感觉剥夺 (sensory deprivation) 造成的信息不足,使人无法忍受而产生不安和痛苦。(Bexton, Heron Scott(1954) )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 心理现象的基础。提供原始材料。 感觉 知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 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 每种感觉都有其相应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眼睛(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光刺激 耳朵(科蒂氏器的毛细胞)——声波刺激 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是感觉器官的核心,将各种刺激能量(物理的)转化为生物电能——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形成感觉。 (一)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是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但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刺激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够引起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 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 (sensitivity)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绝对感觉阈限( 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 E=1/R E=绝对感受性,R=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 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 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绝对感觉阈限( 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 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 阈限和感受性 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强度,是否对人毫无影响呢? 双耳分听实验。听文章,且随声逐句朗读,另外耳放从来没有听过的乐曲。然后将听过的乐曲和另外三个曲调混合,让被试辨别哪一首在耳机中听过,不能够正确回答,但让被试说出哪一首比较熟悉顺耳时,辨别得相当准确。 说明阈下刺激在不知不觉中,仍然可能发生影响。广告。 阈限和感受性在心理学中的普遍性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差别阈限 ( difference threshol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 1834)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K=△I/I △I= 刺激的增量(j.n.d) I=原刺激或标准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Weber’ s law)。 对不同感觉来说,K值即韦伯分数不同。 韦伯分数越小,说明感觉越敏锐。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不同。 听觉、视觉的韦伯分数最小,说明视觉最敏锐。韦伯分数的意义在于使不同感觉之间的敏锐度可以比较 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 刺激时间的影响 1、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开始到形成感觉,有一个短暂的潜伏期或增强期,味觉的增强期比视觉的增强期长,达数秒至10秒。 2、刺激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肤觉、痛觉和视觉的后效明显。视觉后效(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 3、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此即感觉的适应。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的适应特别明显,但痛觉很少适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