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泸州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设置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泸州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精神: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
泸医校训:高尚医德 精湛技术 健壮体魄 服务人民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院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其中留学生292人,研究生759人,本科生11,382人,成人教育脱产生200余人。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丰富、质量好,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2006年起口腔医学和麻醉学专业在川、渝两地纳入一本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16个二级院(系):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麻醉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公共卫生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法学系、体育系。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英语、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生物医学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文、法等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是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学专业是我院校级品牌专业。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27门。
学院现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医学电生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实验室;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验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理学。其中,内科学(传染病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外科学(血管外科学)、外科学(肝胆外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内科)、中医内科学(肝胆内科)等8个学科为省、厅级重点及重点建设学科。
(三)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874人,另有直属附属医院医师504人承担临床教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兼职教学人员近2,00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10人,副高职称的226人,中级职称的24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有硕士生导师245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获省、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49人,获国家、省部级表彰38人。
(四)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83,854 m2。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40,674m2,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08,455m2,运动场地总面积69,386 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8万元,多媒体教室74间,语音室13间,教学用计算机2,123台。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28,212 m2,馆藏文献143.88万册(含电子图书58.19万册)。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三级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附属医院开放床位9,844张;有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0所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5个。
(五)教学改革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院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在三个层面上对本科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加强了学科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基础,修订和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和加强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进一步改革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