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游记》中形合与意合.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西游记》中形合与意合

浅议《西游记》中形合与意合   摘要: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最明显的差别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英文本《西游记》的比较与分析,着重从连接词、省略、非限定性分句的使用以及从句的运用四个方面,证明英汉两语在语篇衔接上的差别:汉语行文注重意合,而英语行文注重意合。   关键词:形合 意合 语篇衔接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存在许多差异,但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英汉在句式结构上最常见也最鲜明的差别是形合与意合。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在其著作《译意》中曾说过: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和”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与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3]。   二﹑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中的对比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型,故而英语的特点是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整,动词是其核心,注重分析而轻意合。英语语篇重形合,英语语段呈环扣式多层面延伸,以形相连,因而更重衔接[4]。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型,因而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全然依赖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中的排列顺序[1]。汉语篇章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用意义的链条将其不同的层面串接起来,其语言外显形式受意念引导,看上去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松散,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三﹑对节选文本的分析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本文选用的是杨宪益和戴乃逸夫妇合译的英译本 Pilgrimage to the West [6]。其第五十九回中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在语篇衔接上主要体现在连词﹑省略﹑非限定分词的使用及丛句的运用上。   1 连词的运用   在行文中,连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句与句之间的纽带。通过连接词的运用,人们不仅可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2],还可梳理出作者组织信息的思??以及语义表达的轻重缓急。   英语译文中没有连词是不可能成篇成章的。通过分析《西游记》第五十九回的中英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注重结构和形式,常采取各种连接手段以明示其内涵逻辑关系,而汉语注重功能与意义,往往不用连接手段,而是依赖上下文展示复句内涵逻辑的表意功能。例:   [原文] 罗刹闻言,心中惊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译文] Alarmed to hear this, Rakshasa thought, “That wretched ape certainly knows a trick or tow! My treasure fans men eighty-four thousand li without stopping. How did he manage to get back so soon? This time I’ll wave my fan at him two or three times, so that he can’t find his way back.”   原文中,目的关系暗含在上下语境中:“一连扇他两三扇”的目的就是“教他找不着归路”,但文中并未出现表示该关系的连接词。而在英语译文中,译者用这“so that”一连接词,将两句话的从属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这既是英语行文的需要,也是英文注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原文] 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不谐,皆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   [译文] After six or seven clashes, Rakshasa’s arms were tired while Monkey was still vigorous and invincible. Since the battle was going against her, Rakshasa took out her fan and waved it at him,but Monkey stood immovable as a rock.   原文从始至终都未出现一个承接连词。但事实上,词句之间却暗含了包括时间顺序,转折关系及因果关系在内的三类从属关系。尽管如此,汉语行文中即使一个连词也不用也不会令读者无法理解。但英文译本则必须将这些关系用连接词表现出来,译者分别使用了“after”、“ while”、“ since”、“but” 四个连词,方使译文的篇章结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