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doc

2017-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测评(二)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持,端起 B.有暗香盈袖 盈:充满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尚:尚且 D.舞榭歌台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解析】 尚:副词,还。 【答案】 C 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都门帐饮无绪 A.嬉嬉钓叟莲娃 B.多情自古伤离别 C.大江东去 D.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 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答案】 A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诗歌的一种,兴起于唐朝,到宋代而盛行。词的调名、体段、格律、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有《漱玉词》。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解析】 C项,苏轼是北宋人。 【答案】 C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表达恋人在离别之际,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说出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典是诗歌的常用手法。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2)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3)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4)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9分) 【导学号 满 江 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5.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歌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如修辞手法,色彩变化,观察视角,写作顺序、动静关系、实虚关系等。然后结合具体词句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飞短艇”“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