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信社信贷风险防控体制完善.docVIP

浅谈农信社信贷风险防控体制完善.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农信社信贷风险防控体制完善

浅谈农信社信贷风险防控体制完善   【摘要】农信社一直在服务“三农”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在国家逐渐加快城镇化步伐同时,众多商业银行开始转变经营战略方向,将城乡作为未来发展新市场,这使得农信社不得不“居安思危”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抗险能力,以确保在日后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信贷业务作为农信社重点运营业务,其伴随的信贷风险一直成为农信社发展的瓶颈,怎样防控信贷风险、提高农信社运行效率成为首当其充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完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选择。   【关键词】农信社 风险防控 完善   农信社一直以来坚持扎根于基层,服务于“三农”的服务宗旨,它的绝大部分网点面向农村,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农信社日趋走向成熟,但由于地理和服务对象的侧重不同,存、贷款业务仍旧是目前农信社运营主体。   信贷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农信社最重要的运营业务之一,所以信贷风险管理便自然成为了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上除了提高认识外,具体行动上采取何种有效举措防控信贷风险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必须认清不论采用何种机制或措施,都不能消除风险,也只是在防、控、降险方面下功夫。笔者单就如何防控信贷风险,完善信贷防控体制,浅谈几点看法。   一、从思想上提升认识   信贷风险防控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思想理念,要求不光管理层、风险控制岗位、客户经理应培养这种意识,所有员工也应明确参与风险管理义务和责任,都应将“规避风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作为日常工作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规经营的环境氛围。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的关键是感到有压力,有责任,通过开展岗位技能竞赛、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员工规避操作风险技能,实行轮岗制度、巡查制度等,来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合规经营控险能力,使全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操作中的职责边界和对风险点的把控,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杜绝违规,防范风险。   二、建立两套监督机制   (一)内部监督机制   1.信贷业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目前农信社形成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于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的。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但在信贷管理操作中普遍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和“三查”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1)贷前调查是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要求调查人员须深入客户搜集有效数据,掌握其生产经营、管理及资信等主要情况,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价值的结论,而有些信贷客户经理由于个人素质局限和主观态度疏忽,或因利益、人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深入调查,相关数据的搜集也只停留在调查方主动提供或表面反映的情况,造成贷前调查报告结论失真,为贷款的授信及投放埋下了风险隐患。   (2)贷时审查是风险控制的中间环节,审查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审查人员主观相信调查人结果,对于调查人在调查过程资料失真和风险盲点缺乏识别和判断能力,审查人员便起不到更好的揭示信贷风险,为贷款审查委员会及决策部门提供更充分的决策依据的作用。   (3)贷后检查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求信贷人员深入借款人身边了解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实践中往往信贷人员对贷款发放后续管理不够重视,很少能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对于要求的检查也流于形式,只是填好表格,套用报表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借款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发现潜在的隐患,使贷后检查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造成风险预警机制的失灵。   2.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1)健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完善相对独立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信贷职能部门,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设立巡查机构,对于各职能部门执行情况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抽查,加强信贷行为的问责执行力和奖惩机制,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完善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业类等贷款管理办法和流程操作,积极开展评级授信、实行贷款发放流程化、程序化、制度化,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营销氛围。   (3)加强岗位培训。突出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确保信贷资料齐全、流程操作;强化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确保信贷行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要求;加强内控制度教育,确保信贷规章熟记于心,形成思维定势,令行禁止。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贷款发放后,及时深入到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中去,了解其收益水平,确保资金安全,并且要根据贷款的额度、项目生产周期、市场波动幅度大小等因素对借款人风险状况进行合理判断。必要时,要实行进驻续时观察,对发现的隐患,会同客户提出解决预案。如果在资金投向跟踪检查等方面发现风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