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被误会了的“蜀道难”[权威资料].doc
论被误会了的“蜀道难”
摘 要:古代四川与外界的交通情况,公认的是“蜀道难”。这是一个被文学代替史学的经典案例。古代有四通八达的“蜀道”,说明古代四川对外交通并不“难”,而且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蜀道难”的误解,造成许多人都认为四川人存在“盆地意识”。巴山蜀水所积淀并形成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蜀文化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强烈的开放性和兼收并容性。
关键词:蜀道难;文学代替史学;古代蜀道四通八达;盆地意识;开放和包容
关于古代四川与外界的交通情况,公认的是“蜀道难”。例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四川卷》就说:“四川自古‘蜀道难’,因为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巴蜀‘四塞之地’,自成一个封闭的地理单元,迁徙与交流不易,对外交通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巨努力,以致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1]《历代流贬巴蜀史略》也说:“(巴蜀)因受山水阻隔,它历来都偏离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古代,从这里要与多数王朝的京畿之地取得联系,得翻越横绝川陕边境的秦岭、大巴山;而要到达富庶的两湖、江浙地区,必须穿过险多流急的长江三峡。因此,大诗人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2]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情况相比较,古代四川的交通当然也说得上是“难”;但是,将诗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感叹文字作为历史地理研究的证据,则无形中夸大了古代四川与外界交通的难度。认真考察古代四川与外界的交通情况,其实并不存在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因此,“蜀道难”之说,是一个被文学代替史学的经典案例,值得辨析。
一、“蜀道难”之说来源于文学作品《蜀道难》
关于“蜀道难”之说,影响最大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说它的影响已经家喻户晓也不过分。这首长诗开篇即说:
噫吁?剑?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公元742~756年)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该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夸张形容的手法,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全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作为文学作品,不可否认该诗是异常地成功,但是,再优秀它毕竟也是文学作品,代替不了讲求实事求理的研究史地的学术论文。
当李白在写《蜀道难》的时候,“蜀道”其实并不难。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惶逃往蜀地避难,大队伍的人马很快就到了成都的天回镇。如果真的是“蜀道难”,怎么能迅速逃到成都呢?
《蜀道难》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调名,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今存《蜀道难》诗除李白这首外,尚有梁简文帝二首,刘孝威二首,阴铿一首,唐张文琮一首。但是,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唐人殷?[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李白《蜀道难》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斥严武说、刺章仇兼琼说、讽喻说、咏蜀说及仕途说等。值得注意的是“仕途说”。持此说者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应当说,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为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叹,完全是正确的;而倘若以此认为自然环境中的“蜀道”真有多“难”,则就完全不是事实了。
二、关于“蜀道难”的印证和否定
如果要为“蜀道难”找证据,从表象看,也是有的,著名的如“五丁开山”和“邓艾伐蜀”的故事。
“五丁开山”说:秦惠王即位后,为吞并巴蜀,一面与蜀王通好,互赠馈遗,一面寻找秦兵南下伐蜀的大道。相传秦惠王用计使蜀王开道,蜀王中计,引狼入室,自取灭亡。《水经?沔水注》引来敏《本蜀论》记载:“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循)路灭蜀,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精选】供应链管理的应用难点.doc
-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体温计毕业论文.doc
- 业州镇七里坪中学2016年文化建设工作总结.doc
- 两癌筛查工作汇报.doc
- 云服务器及客户端安装与配置.docx
- 小工厂财务管理制度.doc
- 草原生态补偿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研究.doc
- [工学]纳米复合材料的报告.doc
- 基于舞蹈教学中美感研究探讨(范本).doc
- 基于动态布里渊光栅的亚厘米空间分辨率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第一版).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