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依据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依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分配制度中有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重新剖析有关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理论错误,分析出我国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但是,我们在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分配制度中类似要素价值论中剥削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要素价值论;生产要素;剥削
一、引言
在我国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的十五大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科技工作、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于是,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存在一种误解:“资本、土地、管理和科技等生产要素虽然不能单独创造商品价值,但是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都各自发挥作用,在价值创造中综合着起作用,并都作出了实际贡献。”所以收入分配的原则应该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这实质上是对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认同,以上论点就是学界所批判的典型的要素价值论。
二、要素价值论的内涵及其本质
要素价值论肯定商品的价值是由在各种生产要素共同起作用下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们所投入的资源。西方把资源分为土地、资本、劳动三种,也就是所谓生产三要素。生产要素价值论强调价值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生产要素就该参与分配:投入资本获得利息收入,出租土地获得地租,出卖劳动力获得劳动工资,这样就否定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其实,生产要素并不参与价值创造,“生产要素价值论者之所以抱着‘资本创造价值’等错误观点不放,”否认生产要素价值论剥削的立场,在于未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一,价值的生产与使用价值的生产是不一样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物品生产是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等要素的结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价值的形成过程是耗费无差别人类劳动的过程。其二,没有正确认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增值过程要用劳动二重性来加以说明:首先,它是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过程,工人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次,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成了新价值并加入新产品。价值增值过程无非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也即剥削收入是凭借其资本和土地所有权而获得了对利息和地租的索取权,特别是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资本家们通过享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来实现对剩余价值的获得及实现对工人的剥削。
三、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认识
我们可以对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进行客观的分析。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因为从旧社会中脱胎不久,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很不成熟,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没有在全社会中建立起来,不能完全消除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第二,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实行市场???济,为了把社会中的资源优化整合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我国改变了马克思设想的计划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优秀品质,做到了与时俱进。第三,马克思设想的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劳动力来实现的,每一个生产者之间不再交换自己的产品。当前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货币、商品关系,是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实现。第四,按劳分配的局限是能者多劳,对等量劳动的等量报酬下会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正如马克思认为的“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不被旧式分工所束缚的社会,并且有学识的劳动者的培养费用都由社会来承担。显然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没达到这种阶段。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也未作各项必要的扣除。我们不仅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也没有消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者的培养费用也主要是由劳动者家庭和个人来承担。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在我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我国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至于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因为这些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它们就不可能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就无所谓价值,如果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收入被看成是物质生产要素本身创造了新价值,就会陷入资本创造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