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docVIP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doc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 第25卷第4期 2010年8月 平顶山学院 JournalofPingdingshanUniversity Vol_25No.4 Aug.2010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 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 马志飞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顸山467000)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在创作中重新运用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帕萨卡里亚这一音乐 体裁,赋予其新的艺术表现力.在他的《第四交响乐》终曲中,帕萨卡里亚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具有萨卡里亚 与恰空相混合的主题特征,变奏曲式与奏呜曲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半音化的和声处理等特征,对20世纪欧洲 的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了帕萨卡里亚创作的再度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帕萨卡里亚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70(2010)04—0080—06 巾f1萨卡里亚是欧洲巴罗克时期常见的音乐体裁 之,是一种以同定低音变奏为原则的变奏曲,曾经 是巴洛克时期及之前众多作曲家最为青睐的音乐体 裁之一,一度繁荣发展,其中以J.s.巴赫的《c小调 帕萨卡里亚》为典型代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体 裁剑了19世纪中下叶时,已鲜有人涉足,而惟有勃拉 姆斯将帕萨卡晕新运用,赋予其以新的精神内涵 和手法创新,使这一古老的变奏曲形式具有新的表现 力.”人足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产物.”…在勃拉姆斯的帕萨卡里亚作品中,他一方面 继承了帕萨卡里亚的悠久传统,发挥了它在音乐表现 方向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与探索, 表现m鲜明的创作个性和音乐风格,使他的这些作品 成为这一时期欧洲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尤以《第 四交响乐》(op.98,1885)最为典型. 一 ,萨卡里亚与恰空相混合的主题特征 在《第四交响乐》第四乐章,传统帕萨卡里亚的 基本特征非常明显,如8小节的固定低音主题,小调 式,二三拍子,固定低音变奏原则,复调音乐织体,舞曲 风格等,表现出鲜明的历史风格.但这首兼具恰空 (Chacona)特征的帕萨卡里亚同时也表现出许多新的 特点,作曲家将浪漫化的手法融入其中,使他交响乐 表现出现代性的一面,成为音乐风格最为独特的篇章 之一,许勇三认为:”末乐章的手法非同寻常,勃拉姆 斯在八小节的固定低音上,写出了具有32个变奏和 简短的结束部的帕萨卡里亚,这表明了勃拉姆斯与前 人在精神上的密切联系.他赋予了古老的形式以浪 漫主义的色彩和热情.” 勃拉姆斯的这首作品,一方面与德国的优秀传统 具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特征.它的第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占乐表现出帕萨 卡里亚与恰空相混合的特性.先看主题,这一主题源 自巴赫《第150康塔塔》结束部分”我病中的日子” (四声部合唱的恰空,西班牙慢三步舞曲)开头的4小 节主题.勃拉姆斯这个8小节的主题是在一组每小 节一个和弦的和声序进的最高声部浮现出来的,这是 恰空的典型特征(见谱例1).恰空是以和声序进为 主,主要旋律只是和声序进的产物,处于最上方声部, 属于主调音乐范畴.并且,主题在上方声部也多次出 现,这也是恰空的特征.主题的和声序进也很特别, 一 直到第7小节才出现主调的属和弦(1I级音降半 音),前面是主和弦与下属方向和弦的交替,第5小 是一个具路标性质的重属和弦,最后完满终止.这种 具有很强的紧张度与张力的和声序进对于乐曲的发 展十分重要.在以后的变奏中,这个和声序进也参与 了进来,使音乐的主词性质也很明显,体现出恰空固 定和声变奏技术的特点.此外,恰空的大调式特征它 也具备(变奏13一l5是E大调). 然而,这首变奏曲中占主导因素的仍然是帕萨卡 收稿151期:2010~Ol一08 作者简介:码忐毪(1975一),男,河南省汝州人,平顶L【I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博_}:,主要从事中传统音乐和河南民问卉乐研究. 第4期马志飞: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终曲:帕萨卡里亚的典范之作.81? 里亚.在总共32次的变奏中,主题有l4次处于低声 部,并配以对位声部,属于复调音乐范畴,具有明显的 固定低音变奏技术特点.例如变奏9,低音提琴奏出 了这个改变了节奏音型的主题,弦乐奏出了十六分音 符的分解和弦式的音调,而木管组则奏出了另外一个 Allegroenergicopassionato 音调,形成对位.另外,帕萨卡里亚在节拍方面也是 比较灵活的(变奏12—15由3/4拍改为3/2拍),声 部位置也可以转至中,高声部,这些特征,我们都可以 在这首作品中看到. IlIII: :一●Il.I ‘II,, ‘IIJ,’● :JJ.●1LrJ0?● 谱例1:a.《第四交响乐》第四乐章”帕萨卡里亚”主题 b.巴赫《第150号康塔塔》终曲”我病中的日子”主题 二,变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