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小结: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卵圆窗) 前庭窗 耳蜗 蜗窗 (圆窗) 外耳道 鼓室内空气振动 耳蜗 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声波→颅骨→内耳 1.写出声波传导途径。 2.简述内耳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3.简述前庭器官个功能。 思考题: 姚泰主编. 生理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朱大年主编. 生理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ine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0 Gannong WF.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22th ed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McGraw-Hill, 2005 主要参考资料: 网络资源: /jpkc/shenglixue/index.htm /sl/ 93/jinpinkc/shengli/index.htm / / /physiology/davies /silverthorn/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Auditory Organ and Vestibular Organ 怀化医专生理学教研室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护理专业 2学时 授课内容: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1.重点掌握声波的传导途径 2.了解内耳耳蜗的感音功能 3.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 学习要点: 第三节 听觉器官 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 声波 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听觉中枢 听觉器官: 螺旋器或柯蒂(Corti)器 适宜刺激: 耳 感受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锤骨 镫骨 砧骨 咽鼓管 半规管 耳蜗 前庭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耳廓:集音 外耳道:传音 (二)中耳的功能 2.听小骨 听骨链由锤骨、砧骨、镫骨组成。 功能:传音、扩音、保护内耳。 “减幅增压”效应 1.鼓膜 功能:传音,不失真。 3.咽鼓管 功能:维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卵圆窗) 前庭窗 耳蜗 主要途径 蜗窗 (圆窗) 蜗窗的正常生理作用是缓冲内耳淋巴液的压力变 化。当鼓膜大穿孔,听骨链严重病变时,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室内空气振动 耳蜗 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声波→颅骨→内耳 传音性耳聋:外耳道或中耳发生病变。 气导作用减弱而骨导作用相对增强。 感音性耳聋:耳蜗发生病变。 气导作用减弱、骨导作用也减弱。 横切面 螺旋神经节 二、内耳的感音功能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三个半规管 耳蜗结构特点: 前庭阶 盖膜 蜗管 (+80mV) 鼓阶 (0mV) 基底膜 前庭膜 外形 (一)基底膜的振动与行波学说 内耳的感音作用是把传到耳蜗的机械 振动转变为蜗神经的神经冲动。 声波 气传导→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基底膜振动→盖膜与毛细胞位移→毛细胞兴奋→微音器电位→耳蜗神经产生AP→听觉中枢。 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的方式进行的。 基底膜:弹性膜、底狭、顶宽 声波的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声频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基底 膜出现最大振幅的部位也不同。 高频声波→蜗底→高调 低频声波→蜗顶→低调 (二)耳蜗及蜗神经的生物电现象 耳蜗的静息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 蜗神经动作电位 1.耳蜗静息电位 无声音刺激时所能记录的电位,是其他 电位变化的基础。 鼓阶(外淋巴):0mV 蜗管(内淋巴):+80mV 螺旋器毛细胞:-70mV 耳蜗内与毛细胞内的静息电位差为150mV 2.耳蜗微音器电位 有声音刺激时所能记录的电位。 3.蜗神经动作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 蜗神经动作电位 蜗神经动作电位是耳蜗对声波刺激 进行换能和编码作用的结果。 作用: 声波的机械能 电能 指在声波频率为16-20000Hz范围内,对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产生听觉所必须的最低振动强度。 三、听阈和听域 听阈: 人类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16~20000Hz。 听阈越低,听觉越敏感。 正常人最敏感的声波频率:1000-3000Hz。 听域: 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的能力,即听觉的 灵敏度。 听力: 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 的频率和强度的范围。 强度单位:分贝(d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