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描写——虚实结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描写——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描写--------虚实结合 四川省营山小桥中学校 竭建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主动总结规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心中有考纲 1、出示相关链接1: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本考点属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描写属于表达方式中的一种。 2、出示相关链接2: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①关于描写:用形象性的语言,对人物、事物、 景物、环境、场面做具体描绘和刻画。 ②诗歌中的描写: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所以应当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诗歌中的描写主要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今天我们只讲虚实结合。 三、虚实结合 1、你说我说:请指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小结: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①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②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③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④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⑤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3、知识锦囊: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①虚幻世界和梦境 ②想象和回忆。 ③设想之境。 4、高考零距离: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2013 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流程安排:指名回答——同学、小组点评——教师点评——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相关链接3 “表达技巧”类题型的审题及答题步骤: ①确定考什么手法; ②明确是分析全篇还是局部(句、联、阕); ③分清“一”与“多”:“哪种”一般只答一种,“哪些”要多角度切入(分清主次)。 5、相关链接4 诗歌表达技巧类题通用的答题样式: 指明技巧 + 结合诗句分析 + 点明表达效果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技巧; ②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种技巧,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③点明这种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以及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6、检阅高考 (2010 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组织答案: 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虚实结合,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 过,虚实相生,流露出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四、课外拓展:练一练 (2010 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共同分析: 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虚写: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