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医科大学 微生物学 第十七章 螺旋体
第十七章 螺 旋 体 螺旋体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与细菌相似,如有细胞壁、原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等。 其中致病性螺旋体主要有钩端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等3个属。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是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是储存宿主。在肾中存在,随尿排出,污染水和土壤,人类接触污染疫水。穿透皮肤粘膜侵入,并引起血症,产生如内毒素等物质,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出现发热、头痛肌痛、眼结膜充血等中毒症状,患者有全身毛细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并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由于血清型、毒力数量不同以及免疫水平差异,有①流感伤寒型;②黄疽出血型;③肺出血型;④脑膜脑炎型;⑤肾功能衰竭型;⑥胃肠炎型等类型。 应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和凝集素吸收试验,可 进行血清群和型的分类。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可分为25个血清群、273 个血清型,其中我 国至少存在19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我国 目前使用的问号钩端螺旋体参考株有14群15 型。 微生物特性 螺旋细密和规则,一端弯曲使菌体呈问号状 故名钩端螺旋体。G-,但不易着色。常用 Fontana镀银染色法,被染成棕褐色。暗视 野显微镜下可见活泼运动、折光性强而成白 色的钩端螺旋体。 内鞭毛紧紧缠绕在原生质圆柱体表面呈螺旋 状,使钩端螺旋体活泼地沿长轴旋转运动。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含10%兔血清的Korthof培养基,兔血清除促进钩端螺旋体生长外,尚有中和代谢产物毒性的作用。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为7.2~7.6,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在液体培养基中,分裂一次需8~lOh,培养一周左右,呈现为半透明云雾状生长,但菌数仅相当于普通细菌的1/10—1/100。 抵抗力 对热抵抗力弱,60℃、1min即死亡。0.2%来苏、l:2000升汞、1%石炭酸经10~30min被杀灭。 对青霉素敏感。钩端螺旋体在夏秋季酸硷度中性的湿土或水中可存活20天以上,甚至数月之久,这在本菌的传播上有重要意义。 标本采集 钩端螺旋体可从临床标本、携带者和自然界的水中分离获得。 标本采集包括血液、尿和脑脊液,发病早期(1周内)血液的阳性率高,1周后尿和脑脊液等的阳性率高。感染6~10天取血可检出抗体,在病程第3或4周达最高水平,此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血清学诊断则需在病程早期及恢复期分别采集血清,作双份血清试验。 标本直接检查 1.取急性期病人血以4000r/min离心45— 60min,取1滴沉淀物置玻片上,加盖 玻片后作暗视野检查。也可用Fontana 镀银染色法染色后观察。 2.核酸检测 采用同位素或生物素、地高辛 标记的特异DNA探针法,检出标本中钩 端螺旋体的核酸,较培养法快速、敏感。 若先用PCB技术先行扩增,再用探针确 定,则敏感度更加提高。 分离培养 取钩端螺旋体血症期的病人血液2ml或发病后第2周的无菌弱碱性尿沉渣接种于Korthof培养基中,28℃孵育,因系需氧生长,故靠近培养液面呈半透明雾状混浊。 取培养物作暗视野检查,观察有无螺旋体生长。连续观察30d,如无生长方判为阴性 抗体检测 显微镜下凝集试验是常用的方法。 (1)抗原制备:取标准菌株4—7天的培养物,每 视野50~60条活钩端螺旋体。 (2)方法与结果:取病人血清以56℃,30min灭 活后稀释,每个稀释度0.1ml 血清中加入 等量活菌抗原,30℃2h后,取1滴覆盖玻片, 暗视野显微镜下若有抗体存在,则钩体凝集 成团,数减少,菌体溶解。 结果判定:50%以上菌体凝集或溶解为“2+” 为血清效价。达1:30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或效价增高4倍以上,则可确诊本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ELISA法和IgM斑点-ELISA法等间接检测钩体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于该病的快速诊断。 包被抗原用钩端螺旋体培养物经超声波破碎,15000r/min离心20min,用于包被的抗原浓度以20μg/ml为好。被检血清OD值为阴性对照的2倍,即为阳性。 动物试验 动物是分离钩端螺旋体的敏感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杂菌污染的标本。 方法是将标本接种于幼龄豚鼠或金地鼠腹腔。接种3~5d后,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腹腔液;亦可在接种后3~6d取心血检查并作分离培养。动物死后解剖,可见皮下、肺部等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肝、脾脏器中有大量钩端螺旋体存在。 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有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运动活泼。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奋森螺旋体等。 一、伯氏疏螺旋体 是莱姆病的主要病原体,1977年在美国莱姆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