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恨歌

《长恨歌》导学案 编制人: 审核: 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研读这首诗,勾画出重点字词,对精彩的语句做好批注。 2.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预习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理解诗的思想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预 习 案 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回眸(  )   ②粉黛(  )   ③骊宫(  ) ④霓裳(  )   ⑤翡翠衾(  )  ⑥鼙鼓(  ) ⑦仙袂(  )   ⑧衣钿(  )   ⑨凝睇(  ) ⑩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分析第二句诗的妙处? 2.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来写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的?简要分析。 村 夜 白居易 诗人的心情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达这变化的?《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 马嵬坡(唐)郑畋 【探究指导】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反复诵读课本。要深入研究文本,力争做到完美。 自己写完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小组共同改正、完善并推荐在班里展示。 问题具有两面性,辩证地看问题是一种正确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郑诗开头两句采取自对手法写成。上句以“玄宗回马”与“杨妃(缢)死”自对,下句以“云雨难忘”与“日月(光)新”自对,而彼此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后两句又用映衬的手法,先肯定“终是圣明天子事”,玄宗处死杨贵妃终究属于“圣明”的举动;接着却以“景阳宫井又何人”相反衬:这只不过比那与宠妃张丽华躲到景阳宫井内的陈后主要显得“圣明”罢了。可见,这里表面是说玄宗圣明,实际上是对玄宗的极深嘲讽。 《马嵬》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贵妃魂魄并订立盟约之事。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他生”之约,难以实现。三四句承上铺写。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五六句转入实事。“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 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纪”,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此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 2012-2013学年 第 一 学期高 二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 导学案 编号:06 使用时间: 2012—11—29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1 装 订 线 我的疑问(至少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