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电影时代中中国电影特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效电影时代中中国电影特效

特效电影时代中中国电影特效   [摘 要] 20世纪末,随着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运用,给电影艺术带来长足发展,使电影的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在特效电影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特效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良性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特效;特效电影;3D电影;电影语言体系   电影是一门技术化的艺术。罗伯特·C·艾伦指出:“一切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都有自己的技术史。”[1]一百多年来,从默片时代、有声电影时代,到彩色电影时代,每一次电影形式的改变都给电影的创作开拓了新的天地。客观世界更加真实、丰富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观众观影的体验有着质的飞跃。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运用在成就创作者想象力的同时, 也建构出了全新的电影内容、电影市场和受众体验,电影世界又一次发生着深刻的革命变化。在数字时代,看电影已经不仅仅是看故事,还为了体验电影。电影特效营造的唯美、震撼等各式的视觉效果也成为评价一部电影质量的标准,电影进入到特效电影时代。   这种被称为电影魔术的特效一百多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停机再拍、两次曝光、变速拍摄、前景和背景的投影技术、2D技术发展到现在的虚拟影像生成技术、运动捕捉技术,等等。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影特效的融合,特效的数字时代与3D时代已经来临。因此,研究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 就不能离开研究作为与观众进行沟通的语言元素的电影特效的意义和影响,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   一、特效和特技   所谓电影特效, 也叫Special Effects,是指为了满足电影画面的特殊视觉效果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电影人利用它们来避免让演员处于危险的境地、减少电影的制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简单,只是利用它们来让电影产生更扣人心弦的特殊效果。经常用到的电影特技技术有:遮罩接景技术、前幕和后幕的投影、透视场景的定制模仿等。典型的特效有风雨雷电、火山爆发、海啸、人工效果的海洋、海浪等。如今, 特效的含义已经大大延展,已经可以根据剧本要求和导演意图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物体、角色、环境、场景等。如《精灵鼠小弟》中的老鼠,《星球大战》中的星际空间。   二、中国特效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产电影种种成绩的背后依然伴随着诸多问题与压力,其中,国产电影产量大,但质量同好莱坞电影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投入大收获小是国产片市场的真实写照。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据业内人估计, 90%以上的国产片亏损。[2]   (一)华而不实的电影   电影要讲故事,电影话语模式的主导形态是叙事。电影如何展示情节、塑造人物,随着人物对白、背景音乐、剧本和情节的逐渐深入中,把故事讲精彩是电影叙事的基本要求。“数字特效使电影叙述形式发生变化,使电影不仅是物质世界的记录或反映,其创造的叙事形式呈现了新的特色。”[3]数字电影创造的票房神话让数字特效影像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电影中,特效电影成了谋求商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电影画面审美性、观赏性、愉悦性成为电影的主要追求,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如人物的塑造、叙事的完整性、情节的安排、复杂的线性结构等遭遇排斥。这些内容大于形式的数字技术高超的电影用科技堆砌的“唯美”影像掩盖了虚无的内容,完全忽视了对影片意义的挖掘。《无极》影像的渲染营造到极致,场景设计在电影特技的包装下如梦如幻。陈凯歌在谈到《无极》时曾明确表示:“我可以用特效实现我对中国文化的情怀,特效帮助我的想象力得以延伸,并且能释放出来。”然而,作为中国“大片”的《无极》,因内容空洞、叙事简单而遭到批评。《无极》所遭受的重创为中国电影敲响了警钟。当代特效技术在使电影越来越具有审美性、越来越好看的同时,如果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体验和文化内涵,空洞和虚无将让电影远离艺术的真正本质,沦落为一种视听游戏。   (二)“东施效颦“的中国电影   越是特效比例高的电影,就越是全球化的产品。走特效电影的途径似乎成为中国本土电影与国际接轨,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的最好方法。科林伍德说过:最伟大的艺术要得到恰如其分的显示, 就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第一流的技巧。[4]中国电影进行了数字技术的尝试,但是大多数中国电影只是盲目跟从好莱坞模式的高科技,其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比如《风云2》在现场布景、特效都模仿好莱坞特效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太像《斯巴达300勇士》了!”走出《风云2》放映厅,观众一致感叹。这些都反映出国产特效影片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目前,国产电影特效大多都是外包给国外的特效公司,中国的电影只能在西方已有的技术上来制作。导演和特效制作人员之间经常会产生意见和认知上的不统一。中方导演要求的效果如果做不出来,就只能修改内容,让内容“将就”特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