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6观测季节17米望远镜状态报告V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016观测季节17米望远镜状态报告V1

13.7米毫米波望远镜 2015-2016观测季节状态报告 ( Status Report on the 13.7 m MM-Wave Telescope for the 2015-2016 Observing Season ) 徐烨、左营喜、张旭国、李振强、李阳、庞兴海、李积斌、刘文豪 巨秉刚、孙继先、逯登荣、王敏、颜昆、张永兴、颜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射电天文观测站 德令哈毫米波观测基地 2015年10月 望远镜系统概况及夏季维护与更新改造情况 在2015年夏季(7 - 8月)维护更新季节,对望远镜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了常规检修和维护,对超导成像频谱仪系统进行了检修和维护。至8月16日,基地陆续完成了夏季的各项维护(检修、更新)计划项目。 从8月16日开始,基地对望远镜进行了为期10天的“综合性能天文测试”工作,包括望远镜指向测试、副反射面调焦、接收机9个beam方向图测试、9个beam间隔矩阵和效率矩阵测试、天体谱线标准源的强度与视向速度测试等。 以下简要报告维护、更新、测试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结果: 高速箱系统升级改造[2]。13.7米望远镜使用地直流电机,经过十几年长期运转,电机的线圈和轴承都严重磨损,时常出现故障,且在市场找不到替代地产品。为了保证望远镜正常运行,委托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天仪厂)按照市场现有得电机重新设计并加工了高速箱系统,今年夏季对高速箱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高速箱系统一切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天线主、副反射面机械系统检修[19]。继续通过合同方式,由南京中科天仪中心主持对天线的机械部分做了详细检修,对所有轴承、齿轮进行了清洗、加油。 清洗天线主面面板[19]。望远镜经过一个观测季节的运行,抛物面表面覆盖了灰尘,严重影响望远镜的反射性能,为保证望远镜的反射性能和口面效率,延长主面板的使用寿命,在夏季维护中,对望远镜面板进行彻底地清洁保养。 改进斩波轮调制系统[3]。为了提升望远镜观测弱信号源的能力,开展连续谱调制观测,在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超导成像频谱仪系统窗口前安装斩波轮调制装置,实现了波束调制功能。该系统调制参考频率在1Hz至30Hz范围内可任意切换,且斩波轮系统可靠运行,经过测试,当调制参考频率设置为30Hz时,所需得过渡时间为15秒。 接收机系统夏季维护[3]。对接收机所有系统进行了检修、更换和更新。其中:①更换冷头,②检修、维护杜瓦内部电缆线;③更换了部分像元的HEMT放大器;④压缩机、FECU、FFTS、频综等仪器除尘;⑤检修维护HBT放大器;⑥更换压缩机风扇轴承;⑦设计加工杜瓦窗口新型吹风机。 望远镜性能的简要说明 天线及表面精度 德令哈基地毫米波望远镜口径为13.7 m (45英尺) ,使用地平式机架。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是经典“卡塞格林”系统,接收机工作在卡焦上。2014年经过面板调整后的主反射面的表面精度rms为73μm[1] 。2014年经过面板调整后的主反射面面形精度rms为73μm[1]?。根据几年来每年一次的主反射面测量调整经验,经过一年运行后,面形精度变化不大,拟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2015年未做主反射面调整。 望远镜跟踪 通过测试表明,方位跟踪误差的rms为1.29″,俯仰跟踪误差的rms为1.33″,对绝大部分天区,天线的跟踪误差在1-3左右[5],完全符合观测要求(根据望远镜的波束大小,观测时望远镜的跟踪误差允许范围也被限制在5以内,以保证足够地跟踪精度)。图2.2.1为天线在AZ和EL两个方向的跟踪误差测试结果: 图2.2.1 方位和俯仰的跟踪误差统计分布图。方位98.5%在3角秒内, 俯仰98.6%在3角秒内。数据取自参考资料[5]。 望远镜指向 采用“连续谱总功率接收工作模式”对行星(木星等)进行连续谱“五点指向观测”,同时对行星状星云、SiO(2-1)脉泽源进行点源的谱线“五点指向观测”。通过3天时间,将观测取得地1361组数据用指向修正模型进行拟合。从2006-2007观测季节开始,使用10个参数的指向模型,南北天分开拟合,新的指向模型在全天区域的适用性更好。图2.3.1是一个指向测试实例中指向源的空间覆盖。图2.3.2是指向修正模型计算出的南天区和北天区的残差分布。结果显示,该轮测试得到地望远镜南天指向误差(rms)为3.4″[6],北天的指向误差(rms)为4.9″[7]。在综合测试过程中,“指向观测(模型拟合(修改验证”的过程要进行多轮。重复测试的结果显示望远镜最终全天指向精度小于5″。 图2.3.1 五点观测时南天VENUS、JUPITER、ORIA、X-Cyg [6]和 北天NGC7027、R-Cas、TX-Cam [7]有效数据点在天空中的分布。 图2.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