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
下 篇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七章 经络的纵横关系 经络系统的组成和理论我们已经知晓。此外,在经络理论中古人还提出了“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概念,从另一角度来探讨人体的纵向、横向的关系, 这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根 与 结 一、根结的概念和内容 根――即树根,有起始的含义,指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肢末端的“井穴”。 结――指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 该理论源于《灵枢.根结》篇,但只记载了足六经的根结部位。 元代窦汉卿进一步完善了根结的理论,提出了“四根三结”的理论,认为: 十二经都是以四肢井穴为根――合称“四根”。 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 在《灵枢·根结》篇中,虽然无手六经的根结记载,但记述了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因《内经》全书,非一人、一时之作,因而兼收了不同医家的理论内容。“根、溜、注、入”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人体的上、下部位的联系。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 “井 穴”。 溜――经气所流注之处,多为“原 穴”或“经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 穴”或“合穴”。 入――经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 部各阳经、下部为“络穴”。 二、根结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理论意义 根结理论说明了经气活动的上下联系,强调了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着重于经络之气循行的根源与归结。这是经气运行的重要形式,强调四肢腧穴对头身的重要性。 其与十二经脉的起点不完全相同,与营气运行的流注方向也有差异,而与五输穴的排列先后却一致。 (二)临床应用 “四根三结”突出了手三阴结于“胸”,足 三阴结于“腹”,手足三阳结于“头”的主治联系。 1.对头、胸腹方面的病症,可选用四肢部以“井穴”为代表的有关腧穴 。 2.两极对应配穴法 即“根部”与“结部”相配和取穴,如: 承泣配历兑 瘾白配大包 瞳子髎配足窍阴 第二节 标 与 本 一、标本的概念和内容 “标、”和“本”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性质的名词,在中医学中有多种含义,如: 1.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论 2.从疾病本身来说 3.从疾病的发生先后来说 4.经络学说中 本――经气集中于四肢的部位 经气集中的本源部位, 在四肢的下部 标――经气扩散到头面和躯干 一定部位 经气弥漫的散布部位,在 头胸背等上部 以此阐明经气上下相应、相互联系。这种标本的理论首见于《灵枢·卫气》篇,详细记载了手足三阴三阳经的标本部位及相应穴。如: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其总的规律是: 1.足三阳之标部都在头面 2.足三阴之标部都在背俞与舌部 3.手三阳之标部都在头面,与足三 阳之标部相通 4.手三阴之标部都在胸部及背俞 标本与根结理论的异同 同点――两者同是论述四肢与头身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四肢为“根”为“本”,以头身为“结”为“标”。 异点――部位不同。“根”专指井穴,“本”则扩及四肢肘膝以下的一定部位。“结”在头、胸、腹部,“标”更扩及背部的腧穴。 二、标本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标本理论突出阐明了手足肘膝以下的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