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讲 经历年龄差异与犯罪心理
第12讲 经历、年龄差异与犯罪心理 郑莉芳 四川大学法学院 2011.11.23 上 经历差异与犯罪心理 一次偷窃 某日,甲乙共商偷三轮摩托换钱用,遂后即谋划如何实施盗窃。 为了顺利得手,甲还专门去某修车处学习盗窃技术。 某日深夜,甲乙盯上某宾馆门口的货运三轮摩托车,用事先准备好的钢丝钳、扳手、铁丝等工具,由甲撬线接线,乙望风。 此时巡警路过,二人迅速逃窜。 十几分钟后,二人又回现场准备启动摩托车,当场被抓。 行为定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 行为特点:未遂、初犯 习惯性的偷窃 “我已经记不住偷了多少次,反正 2005年开始,我就以偷为生。没钱就偷,偷来钱就花,市内的各大院校都被我偷遍了 ” —— 李某 某日9时许,市内一面馆里,一男子趁周围人不注意,拿起放在员工休息间内的一个皮包就跑,出门时被饭店员工撞见,将其抓获。男子被民警带回后,承认了自己盗窃的事实,但一口咬定是初犯。 民警查询该男子情况发现,李某,31岁,1995年、1996年和1999年先后3次因盗窃被判入狱。 由于在高校作案的次数太多,各校管理员都认识他。 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在学校偷窃,将目标转向饭店、旅店,员工宿舍等地方。 偷窃行为模式的固化 作案便利条件: 该市各大院校男生宿舍“大学宿舍管理不严,可以随便出入。学生警惕性低,手机、钱包等物品在寝室床上、桌上、被子下、衣柜里随处乱放,而且经常有人在寝室里睡懒觉,先走的人也不锁门。” 作案时间:多选择学生早晨起床洗漱,中午、晚上去食堂吃饭时,有时白天也寻找没锁门的寝室偷。 作案技巧: 如果进屋时被发现——说找人 如果正偷的时候被人堵住——装疯卖傻充可怜 作案行为模式固化: 偷窃——得逞——获利——再次偷窃 需要——非法满足方式 —— 满足需要 —— 新的需要—— 非法满足方式。。。。。。 满足方式固定化 一次盗窃与习惯性盗窃有什么区别? 一、初 犯 1、概念 初犯指第一次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人。 但应区分犯罪学与刑法学上的初犯含义: 刑法初犯,指第一次受到有罪判决的人; 犯罪学初犯,指第一次实施违法犯罪的人,但不一定受到刑罚处罚 初犯往往与偶犯很相似 但偶犯更强调情境性、瞬时性,不重复性 而初犯往往有不良的心理因素,潜伏第二次犯罪的意识较强,比偶犯更难以改造 2、初犯的特点 A 初犯年龄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即14-25岁),但近年来不断地低龄化。 B 初次犯罪的心理多数存在激烈冲突 动机:人格或个性不成熟 + 某些需要迫切且无法控制 —— 正常途径不能满足——寻求非法手段 法制道德——负罪感——抑制犯罪动机 认知:水平低、认知狭窄、错误 情绪:紧张、恐惧、自责 意志:易动摇(中止) 能力:犯罪技能不熟练,易暴露 C 初犯的行为特点: 预谋性较差,易遗留痕迹物证 初犯在犯罪前往往积累有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但由于没有犯罪的经验,往往缺乏具体预谋,犯罪手段一般较简单,借助工具等实施,易遗留痕迹物证。 共同犯罪居多,犯罪后果严重 为了增强犯罪勇气,寻找团伙或群体的支持。 青少年犯罪团伙共同犯罪中,受从众和责任扩散心理影响,犯罪后果往往超出初犯的意图。 3、初犯的心理变化 实施犯罪前——侥幸心理 渴望犯罪利益后果的渴望,将惩罚恐惧和对侦查的担忧转化成侥幸。 一旦成功,会再次强化犯罪心理。 实施犯罪中——恐惧和紧张心理 未知的犯罪危险和恐惧情绪限制注意力,导致肌体紧张,从而启动自我保护机制。 有时会抵制犯罪的发生,但也会彻底失控。 实施犯罪后——惊恐、心虚、负罪感、悲观心理 草木皆兵、故意回现场打探、悔罪有利于自首、悲观易固化犯罪人格 小悦悦案件: 13 日17时17 分,一名两岁女童在某五金城内被一辆汽车撞倒,司机驾车逃逸,随后又被另一辆汽车碾过。 17 时34 分, 南海110 接到群众报警。接报后,大沥交警中队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由于肇事司机已经逃逸,受伤女童已被家属送往医院,民警兵分两路, 一路赶往医院了解孩子伤情,一路立即布控抓捕肇事逃逸司机。 经过侦查,13 日晚上9 时, 第二辆肇事车司机蒋某被锁定,经民警口头传唤,蒋某来到大沥交警中队, 对其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接着,警方加紧展开进一步调查,16 日下午,第一辆肇事车司机胡某在强大压力下,向警方投案自首。 八种认知:自我安慰、切除斩断、自恃特权、权力取向、虚情假意、过度乐观、认知怠惰、半途而废 羊城晚报:你是不是撞倒小悦悦的肇事司机? 疑似肇事者:我也不想,我只是个开车的。 羊 城晚报:那你为什么打电话给孩子父亲? 疑似肇事者: 事发时我在打电话,没见到前面有个小孩。 羊城晚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