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肉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

本虫最早于1882年在猪肉中发现,到20世纪初才被确认为一种常见于食草动物(如牛、羊、马和猪等)的寄生虫。 以人为终宿主的肉孢子虫主要有人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中间宿主分别为牛和猪。 寄生部位:人小肠(固有层) 所致疾病:人类肉孢子虫病 此外,还有以人为中间宿主的人肌肉孢子虫-林氏肉孢子虫,但感染极少。 1983年左仰贤首次在我国云南发现2例猪人肉孢子虫病人,1986年李逸明和连自强在云南耿马县首次报道了人体自然感染人肉孢子虫的病例,随后又进行了人肉孢子虫人—牛间的循环感染研究,阐明了这两种孢子虫的生活史。 生活史小结 感染阶段:肉孢子囊、缓殖子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方式:生吃、半生吃含肉孢子囊的 肉类,食入牛、猪等粪便或 分泌物中的缓殖子 终宿主:人,猴、猩猩等动物 2、人肌肉肉孢子虫感染:寄生在肌肉的肉孢子虫囊在囊壁完整时,一般仅有轻微的机械刺激和吸收营养等作用,但肉孢子虫囊内的母细胞(metrocyte)和缓殖子发生退行性变时,其液体中含有毒力很强的肉孢子虫毒素(sarcocystin),可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如肉孢子虫囊破裂,反应则尤为强烈。同时可伴有过敏反应。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肾上腺、肝和小肠,引起类似内毒素休克,体温升高,出血,水肿,甚至死亡。 肌肉改变常见为皮肌炎和肌炎。肌肉组织可出现点状出血、结节性肉芽肿或心肌灰白色病灶。镜下可见肌肉组织变性,间质纤维化,横纹肌出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肌营养不良与肌纤维变性等。 当人食入含有活的肉孢子囊(成熟包囊)的生牛肉或猪肉后,一般6~8h可出现恶心、腹胀、腹痛、腹泻,之后症状逐渐减轻,2天后上述症状自行消退。约经2周后,随大量卵囊排出的高峰期,可再次出现腹痛、腹泻、糊状便,无脓血。部分病人伴有乏力、头昏及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感染猪人肉孢子虫还可出现血性腹泻。 严重感染可致贫血、坏死性肠炎等。 与寄生部位有关,一般无明显症状。可破坏所侵犯的肌细胞 ,并造成临近细胞的压迫性萎缩,肌肉出现水肿而表现出疼痛症状。 寄生在喉头肌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声音嘶哑。 寄生在心肌引起心肌炎。 广西的流行情况 [1]李锦辉、 林珍 、覃业新、 杜进发.广西发现猪人肉孢子虫感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2):82. [2]李锦辉、林珍 、杜进发 、覃业新 等.广西猪人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195-196. 人平均感染率2.4%;邕宁、横县感染率相对较高。 [3]李锦辉 、覃业新、 林珍 等.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6):466-468. 文章摘要: 目的:研究确定广西是否存在人-猪相互感染的肉孢子虫病。方法:采用人-猪-人循环感染方法。取自然感染病例的粪便,用薛氏糖漂浮法收集肉孢子虫孢子囊(10000个以上),拌入饲料,用吞食法感染猪。取含成熟肉孢子虫包囊的新鲜生猪肉,剁碎,用吞食法感染志愿者(含包囊数约71000个以上)。观察感染后症状及肉孢子虫在宿主体内发育情况。结果:人感染后约5h出现腹胀,8~36h腹泻水样便13次,呕吐4次,畏寒、发热(体温达38.5℃)、头昏、头痛、关节及肌肉酸痛、腰痛、上腹部隐痛,腿部抽筋,全身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感染后第10天粪检查见未孢子化的孢子囊,第12天检出孢子化的孢子囊,孢子囊平均大小为11.9(8.8~14.5)μm×9.2(7.5~12.5)μm。猪感染后第5~8天轻度厌食,疲乏无力、便秘、毛疏松,第17天恢复正常。包囊平均大小为299.2(175~575)μm×62.3(30~102.5)μm。缓殖子大小为11.5(9.5~13.5)μm×4.1(2.8~5.0)μm。人感染后第46天口服乙酰螺旋霉素(0.2g/次,4次/d,连服15d),服药后第30天粪检孢子囊阴转。结论:广西存在猪-人相互感染的肉孢子虫病。 曾经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该虫是寄生在高等灵长类和人类肠道内可致病的原虫。 预防为主,加强猪、牛的饲养管理,加强肉类卫生检疫,注意不吃未煮熟的肉类。 尚无特效药,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吡喹酮有一定疗效。 人 芽 囊 原 虫 (Blastocystis hominis) 形 态 Morphology 形态结构复杂,体外培养有五种形态 空泡型 颗粒型 阿米巴型 复分裂型 包囊型 粪便中常见为空泡型 培养后镜下照片(400 × ) 生活史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