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25771 课件.pptVIP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25771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25771 课件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固定 不固定 表示方法 有化学符号 无固定符号 举例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空气,海水 * * 氧气的性质: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 * 呼 吸 * * 急救 炼钢 * * 气焊 宇宙航行 * *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 * * * * *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 * * * * *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2.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环境三大问题)等。 3.空气污染的防治: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 *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⑴ Ⅲ⑵ Ⅳ⑴ Ⅳ⑵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API):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 * * 最新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北京 85 二氧化硫 Ⅱ 良 上海 98 二氧化硫 广州 125 可吸入颗粒 汕头 187 二氧化氮 * * 人为来源 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 * 高硫煤 二氧化硫 亚硫酸 硫酸 酸雨 * * 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SO2) (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3)、臭氧空洞:氟氯烃 * *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 * 酸雨对森林的破坏 * * * *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臭氧空洞 * * 温室效应 * * 治理: 5、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燃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6、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 * * 猜谜语 1 敢怒不敢言。 2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3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4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 * 第二单元 * *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 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 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课题1 空气 * * 资料: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 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 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 * 想一想 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 *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分组成的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 *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的贡献 * *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装置 * *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点燃红磷,迅速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 *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2、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P O2 P2O5 五氧化二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