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工业集聚区构筑经济跨越新平台.docVIP

打造特色工业集聚区构筑经济跨越新平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造特色工业集聚区构筑经济跨越新平台

打造特色工业集聚区构筑经济跨越新平台 ――安良镇神前陶瓷产业聚集区发展纪实 中州名镇---安良镇,隶属于郏县,位于城北部8公里大刘山脚下,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5.8万人,7万亩耕地,是郏县北部的人口大镇,农业重镇和工业强镇。是河南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9年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7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8万元。 近年来,安良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筹划,锐意进取,唱响陶瓷特色,加快工业调整布局,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区的示范效应日益凸现,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品牌特色初显端倪。 神前陶瓷工业集聚区始建于2003年,位于安良镇以北5公里处的郏神、禹神公里两侧,涉及神前、赵楼、塔林坡三个行政村的荒山岗秃陵,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如今,站在马山山腰放眼望去: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了全镇最热闹的地方,58家企业沿山坡排列,依山、砌坡、分层建设。怪不得人们形象地成为“工业梯田”。集聚区企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4亿多元,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年产仿古建筑瓷、工业陶瓷、日用瓷、出口炻瓷、卫生瓷等八个类别300多个品种,年产3亿多件(套)产品,值达5.6亿元,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短短几年间,神前陶瓷产业集聚区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到“质”的跨越历程,成了一座新兴的陶瓷生产集散地,与一桥之隔的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活如一对漂亮的孪生姊妹备受瞩目。2008年,神前陶瓷产业集聚区被郏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五大工业集聚区之一;2009年11月,又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产业集聚区,现在正积极申报省级产业集聚区。神前陶瓷产业集聚区成了一张安良镇对外交流发展的响亮名片。 一、抢抓机遇建平台 安良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资源丰富。北与中国钧瓷之都――神后镇向毗邻,省道S326华成线纵贯南北,县道前石路横亘东西,距郑尧高速入口仅15公里。据中国地质研究所详查,以神前、赵楼、塔林坡三个行政村为中心,方圆60公里内的陶土储量达到10亿吨以上;石英岩的储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紫砂土的储量在1亿吨以上,全是制作陶瓷的最佳原料。安良镇制陶历史悠久,史学考证曾有“神前为陶、神后为钧”之说。全镇有大量的从事瓷器制作的技术人才常年在神后镇务工。安良镇是河南省政府命名的 “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享有土地、税收等37项优惠政策。于是2003年,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紧紧抓住了神后镇有“牌”无地缺水,大量企业老板急欲外迁发展的机遇,整合和发挥现有优势,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突出陶瓷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着力构建了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新平台――神前陶瓷产业集聚区。 二、夯实基建创环境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关键。为把陶瓷培育发展成为安良镇的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把建设陶瓷工业聚集区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集中全镇的人、财、物,重点倾斜,全力以赴建设神前陶瓷工业聚集区。2003年,聘请河南省规划设计院对集聚区未来发展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规划。按照规划方案,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长约3公里的水利截潜引流工程,修建蓄水塘坝4座,实施了神前湖扩容工程,建成了35千伏专版输变供电站,开通了神前、政通两条纵横集聚区的主干道4.8公里,安装路灯50盏,种植绿化树1600棵,开挖下水道1.3公里,实现了集聚区水、电、路三通,为企业入驻集聚区奠定了基础。花香自引蜂蝶涌。当年入驻企业5家,更加坚定了镇党委、政府加大投资的信心和力度。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为破解建设用地瓶颈,保证企业发展,2008年,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开山修路,平整土地,共开发土地200亩,为引企上山创造了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大量投入,神前陶瓷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 三、招商引资添活力 招商引资是实现做强陶瓷产业的重途径。一是牢固树立“招大商,大招商”的发展观念,坚持“工业兴镇”的理念不动摇,靠上项目拉动全镇工业化水平,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克服畏难情绪,克服小农意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在上大项目上狠下苦工夫,实现新突破。二是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建立专业招商队伍。镇党委、政府派两名副科级干部负责,抽调18名同志,组成专业招商队伍,对专业招商人员加强培训,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对抽调的人员,生活上给予适当的补助,政治上,表现突出的提拔重用,鼓励全镇优秀人才扎根到聚集区工作。每年都由书记或者镇长亲自挂帅奔赴江苏、福建、广东、辽宁、浙江等地捕捉招商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在陶瓷业发达的潮州和佛山等地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