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大历十才子:是中唐代宗年间出现的一个诗人群体。“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维、夏侯审。他们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并且偏重于诗歌的形式技巧。韩孟诗派:是中唐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李贺、贾岛、姚合等人也被认为是这个诗派的重要诗人。这一诗派主要活动在贞元元和至长庆的三十多年中,创作上有尚怪奇重主观的共同倾向,诗中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情状,而不是世俗所常有的生活甚至是怪异变形的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花间诗派:是晚唐王代以、温庭筠、韦应物等人为代表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诗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编为《花间集》。花间词人的作品多为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间,形成婉丽绮靡、香艳柔软的词风。但“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刘长卿与韦应物《滁州西涧》以极简洁的景物描写,传神地写出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古淡清腴,悠然意远,但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表现出某种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与其他大历诗人的创作相同。田园诗风格转变上的创作实践:韦应物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善于通过清淡幽美的山水意象,传达寂寞幽独和恬淡自适的意绪,形成高雅明净、澄淡精致的独特风格。?①他的山水诗古淡矫俗,在淡化意象、寻求空灵韵味等方面,发展了王、孟诗派的表现艺术,将盛唐山水诗的空静之美进一步引向萧散淡冷,反映大历以致中晚唐一种相当普遍的审美倾向。②他的田园诗有正视现实的新趋向,可以看作田园诗主旨致中唐开始大变前的一个信号。?③将谢朓郡斋诗的表现方式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味相结合,为田园诗增添了一种新的境界。李益的诗风两重性?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他的边塞诗内容比较丰富,诗中不乏豪情壮志,如《塞下曲》,气概豪迈,明显带有盛唐余韵。但亦有不满战乱的哀怨伤感情绪,反映在其边塞诗中,形成一种低沉悲怆的情调。?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如《从军北征》。在写景抒情时,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可已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李益的边塞诗内容较丰富,既表现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表现了征人思乡的哀愁新乐府运动/view/14598.htm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view/5353.htm白居易、/view/7323.htm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view/656.htm诗歌革新运动。/view/14598.htm新乐府运动,/view/656.htm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view/5353.htm白居易、/view/7323.htm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view/14598.htm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白居易与元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把文学当作救济社会、改善人生的利器,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认为文学应当侧重于写实,著诚去伪,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讽喻诗的特点:反映国事民生,可发挥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感伤诗的特点: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长恨歌》是一篇写风情的作品,应从较广阔的时代意义上去把握和理解其“长恨”主题所蕴含的悲剧意蕴,即把李、杨的悲剧分别看作爱情悲剧、政治悲剧和时代悲剧,从而使爱情主题、政治讽刺主题和时代感伤主题,各有所依存和附丽,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三重变奏的统一整体元稹对讽谕诗的推动作用?以杜甫作榜样,大胆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专门讽刺执政,代民伸冤。?元稹的悼亡诗与爱情诗,《舞腰》诗,《行宫》诗及《离思五首》(其四)。?真正能代表元稹创作特色的是轻浅的艳情诗和写生离死别的悼亡诗。爱情诗能在平易坦荡中呈现出丽绝华美,悼亡诗语言朴素真切,寄寓着人生至情。?如《舞腰》、《行宫》、《离思五首》(其四)元镇和白居易诗的异同?相同:?一、文学主张相同,都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政治、民生,推动了讽喻诗的创作。如白居易的《轻肥》《卖炭翁》;元稹《上阳白发人》,都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