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石门县壶瓶山保护区保护价值及其对繁荣地方经济作用
湖南石门县壶瓶山保护区保护价值及其对繁荣地方经济作用
摘要:指出了壶瓶山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石门县境,地处东部中亚热带地区北缘,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地带类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存面积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特别是许多古老的残遗植物还有小片的分布,而且彼此混生一起。过去,这里曾是华南虎的主要栖息地,现在还被认为仍有其活动痕迹的少数几个区域之一。所以急需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来行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民造福。介绍了其基本特点,探讨了有效管理的一些问题,使其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壶瓶山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
1引言
壶瓶山保护区地处湖南西北部石门县境,是华中地区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类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护较好的区域,特别是许多古老、珍稀的残遗植物,例如:珙桐(Davidia involuclat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is)、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连香树(Cerciphyllum japonicum)和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等在这里还有成片的分布,而且是许多动植物新种模式标本产地,这是其他许多地区所少见的。而且,不少专家认为,已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在此还有活动的迹象。所以,这样的区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作用。1982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保护区,1995年提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2壶瓶山保护区基本特点和重要价值
2.1自然特点
壶瓶山保护区属武陵山脉北支的太清山系范围,约占北纬29°58′~30°08′,东经110°29′~110°59′59′,北与湖北五峰和鹤峰两县相连,总面积40847hm2。区内群山起伏,河谷深切,阶地发育良好,地貌上多为向斜山,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26座,壶瓶山最高,海拔2098.7m,为湖南省境最高的山峰,顶坪山次之,海拔1860m,江坪乡龙池河谷最低,海拔仅251m。地层主要有寒武纪、志留纪、泥盆???和二叠纪的岩层出露,基岩主要有砂页岩、板岩和石灰岩。区内有金家河、泉坪河、深溪河等7条小溪,呈星状放射,分别汇成江坪河和毛竹河,注入渫河。气候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夏天炎热多雨,冬天寒冷多霜雪,全年降水丰沛,大气湿度较大,年平均温度8.3~13.1℃,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4.6℃,极端最低温度-13~-11.9℃,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为28℃,极端最高温度29.0~35.7℃,全年低于0℃的连续日平均122~134d,连续积雪日达30d,全年降水量1400~17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以上。
2.2生物多样性特点
2.2.1植被分布
海拔1100m以下砂页岩黄壤地区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00m以下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种以栲树(Castanopsis carlesii)和荷木(Schima superba)为多;海拔700~1300m范围主要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银荷木(Schima argentea)和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小叶青岗(Cyclobalanopsis gracilis)分布范围较广。局部山顶和山脊地带有小片新发现的新种武陵松(Pinus massoniana var. wulingensis)林的分布。零星小片分布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为建群种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是常绿阔叶林遭受砍伐破坏后通过草丛、灌丛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人工种植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杉木(Cumminghamia lanceolata)林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
局部石灰岩地区出现独特的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建群种中常绿阔叶树为青网栎,落叶阔叶树种类较多,以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紫弹朴(Celtis biondii)、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和糙皮树(Aphananthe aspera)较多见。
海拔1100~1800m砂页岩黄棕壤地区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主要建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