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苜蓿品种建植当年田间生长发育与根系特征比较
不同苜蓿品种建植当年田间生长发育与根系特征比较
摘要: 以8个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建植当年的生长速度、物质积累动态以及主根直径、根颈特性、根体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苜蓿品种在建植当年整个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动态均表现为“慢-快-慢-快”的规律,但是不同品种的生长潜力及对环境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生长潜力较大且对环境敏感性小的品种有皇冠、阿尔冈金、WL-323、宁苜一号、三得利。参试苜蓿品种各根系参数间也存在差异,根系发育较好的有三得利、青睐、宁苜一号、WL-323。对物质积累与根系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与根系特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苜蓿品种;根系特性;物质积累
中图分类号: S 5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5-0021-06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其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是多种家畜的优质饲料[2]。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苜蓿的物质积累,具有获得苜蓿高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苜蓿根系发达,在改良土壤和保持水土方面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苜蓿建植当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年获得的产量高低,而且对今后若干年的正常生长和饲草产量产生影响,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分关系密切[3],强大的根系优势是苜蓿高产的生理基础。选用了8个苜蓿品种为对象开展建植当年田间生长与根系发育状况的研究,力求探寻苜蓿生长当年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发育变化,揭示苜蓿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生长发育相互之间的协调规律,并且比较了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特征差异,为大田苜蓿生产选择适宜的品种和苜蓿建植当年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牧草试验地。石河子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为444 m。年均气温为6.6 ℃;极端低温为-42.8 ℃,极端高温为43.1 ℃。全年无霜期155~190 d,年降水量115~200 mm,年蒸发量1 500~1 9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526 h。试验地具有灌溉条件作保证。
1.2 试验材料
供试苜蓿品种及来源见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8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小区之间修筑田埂进行隔离。小区面积4 m×7 m。于2008年11月8日采用人工条播进行播种,行距30 cm,播种量为12 kg/hm2,播深1.5~2.0 cm。在2009年苜蓿生长第1年的整个试验期内,采用畦灌方式,灌溉4次,未进行施肥等处理,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1.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自然高度:每隔5 d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测定植株自然高度;植株生物量:在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1 m样段,采用壕沟法,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洗净根端泥土,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测定植株风干重。每月测定1次。
根系指标测定: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3个1 m样段,采用壕沟法,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洗净根端泥土,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测定根系指标[3]。
(1)主根直径:在每次刈割后测定,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2)根颈直径:第1次刈割后每月测定1次,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3)根颈分枝数:第1次刈割后每月测定1次。
(4)根体积:第1次刈割后每月测定1次,采用量筒排水法。
用逻辑斯蒂方程反映整个种群的动态生长过程[4]。其方程表达式为:
Nt=K1+ea-rt
式中Nt经方程拟合后的拟合值,该值客观上要优于观察值;K :生物积累量的上限,该值可以通过对观察值的处理得到;e:自然对数的底;r:各苜蓿在特定时间点上的内禀增长率;a:模型的待定参数。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DPS 6.05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发育拟合结果
采用逻辑斯蒂方程对不同苜蓿品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对各苜蓿品种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逻辑斯蒂方程反映生物种群的动态生长过程,运用其对生物的种群增长作描述,可反映出整个生长过程的动态规律[4]。K值反映了各品种的增长潜力,K值越大表明该品种在该环境条件下生长潜力越大。生长潜力较大的品种有皇冠、阿尔冈金、WL-323、宁苜一号、三得利,增长潜力较小的品种为亮苜2号、青睐、苜蓿王(表2)。r值反映了各品种的内禀增长率,其值越大,说明该品种对环境条件越敏感,各品种对环境的敏感性大小为:亮苜2号苜蓿王青睐WL-323宁苜一号阿尔冈金三得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读图时代”小学美术教材插图运用选择与拓展.doc
- “课堂+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oc
- “谷爆”下澳旅何去何.doc
- “课堂陪练”在高职钢琴教学中重要性.doc
- “豆眼里幼儿园”系列6――午睡小插曲.doc
- “贝宁王子”和开封女孩浪漫情缘.doc
- “负面清单”激发“正面效应”.doc
- “资女”心底渴望“嫩爱情”.doc
- “超自然现象”在《搜神记》中体现.doc
- “走出中世纪”启示.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