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中人神恋爱故事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文学中人神恋爱故事比较

中西方文学中人神恋爱故事比较   摘 要: 中西方神话文学的爱情故事中多有人神恋爱的故事,然而情节和意义因为彼此所处文化背景不同而差异显著。在蒲松龄的名作《聊斋志异》中的恋爱故事表现的是蒲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形式的回归。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神恋爱大多围绕宙斯家族开展,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在原始欲望的驱使下的占有。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希腊神话故事》 人神恋爱   爱情在各国文学中都是永恒的主题。人神恋爱的主题,在各国文学中屡见不鲜。钱钟书先生曾说:“神道之与人事如影之肖形,响之答声也。”根据费尔巴哈所提出的人类宗教思想,神及其世界乃是人类在自身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所做的理想化的虚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在各国文学中出现的人神恋爱的故事,应该是该国文化中对于人类理想爱情的某种意义上的虚拟。这种关于爱情的理想的虚拟,自然会因为各国文化的差异而在表现上大相径庭,此处的爱情伦理或者家庭道德在彼处或难以得到呼应,或完全不能同道。此外,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神的世界理所当然地在随之进步。今日的神的世界,当然不同于人类历史初期的神的世界。那么,彼时的人神爱情故事理所当然地不能与此时的人神爱情故事同日而语。正是世易时移,神话故事的爱情故事的主体和主旨在经历时间和空间的旅程中,面目差异甚巨。   在中国文学中,《聊斋志异》毫无疑问堪称人神恋爱故事的集大成者,全书491篇故事,涉及人与鬼神恋爱的篇章近300篇。其中大多为儒生与女性鬼神的恋爱,这个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欢喜姻缘,如《婴宁》、《聂小倩》等;第二种是男子贪色而遭女鬼荼毒的,如《黎氏》、《画皮》等。偶有男性鬼神与凡俗女子的恋爱,不过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所谓的爱情,只是情欲故事而已,结局当然也不大好,如《胡氏》、《贾儿》等。   西方文学中的人神恋爱故事以《希腊神话故事》为代表。此前并没有集中的关于人神爱情的作品或者作品集,而此后西方文明进入基督教时代,神祇只有三位一体的上帝,他以人类的父亲姿态出现,当然也不可能有人神恋爱的可能。这种??象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从蛮荒进入理性的标志,是道德理性化身的新神时代取代动物性化身的旧神时代的开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曙光。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出现的男女情爱故事,与这里提到的理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从本质上说,这些几乎完全是欲望的驱使。在整部希腊神话故事中,类似的关于欲望的描述比比皆是。   一   蒲松龄(1640—1715),山东淄博人,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小地主家庭。19岁时参加童生考试,接连考了几个第一。不过此后就非常不顺利,直到71岁那年才得了个贡生的资历。在此期间,他做过幕僚,做过私塾的教师。当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享誉四海的《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每篇故事的结束,都有自号异史氏的蒲松龄的评语。显然,蒲氏是在模仿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用意明了,他不仅要讲这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更希望读者能够明了他的故事中深刻的道德哲学。他不仅要娱人,更要喻世。这一点就远远从格调上高出了几乎完全是原始状态的希腊神话,后者只是故事,或者说,在爱情故事方面,并无意过多地附带喻世的意义。虽然如此,希腊神话本身天然的喻世意义也是显著的。   聊斋故事中出现的爱情故事众多,就恋爱的对象和结局来看,约略分为三种:第一,凡人男子与女性鬼神的恋爱,以喜剧收场的;第二,凡人男子与女性鬼神的恋爱,以身遭毒害收场的;第三,男性鬼神去蛊惑凡人女子,这种类型大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蒲松龄以自身的道德观审视着他笔下的男女的爱情故事。他欣赏那些勇敢、热烈地追逐爱情的年轻人,赋予他们才智、激情、谐趣和美丽的爱情。在《青凤》一篇中,他塑造了一位热烈大胆的青年人耿去病这样一位“故大家”的儿子,他身在封建礼教的世界,却有着浑然天成的质朴的个性。他的心中并无人鬼之别。当他第一次见到青凤时,这位女子是那么美好,“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他开始热烈地追求青凤,虽然遭遇了对方家长的冷眼甚至斥责,但是他锲而不舍,终于如愿。在蒲松龄的神话世界里,封建礼教与他的道德标准无关,真爱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值得颂扬的。并且,儒家传统的恕道也在故事中得到体现。为了追求爱情而狂放不羁的耿生在故事的结尾不仅救下了当年阻碍他的青凤的叔叔,还慷慨地为他们提供了安居之所。这样,被称作“狂生”的主人公的道德高度甚至高出了那些以封建礼教的卫道者自居的人们。不仅如此,蒲氏还巧妙地安排孝儿做了耿生儿子的老师,让两个世界的人在此实现了难以置信的和谐。   蒲松龄清晰地向读者区分了什么是道德的爱情,什么是不道德的爱情。那些以情欲为驱动,手段粗暴邪恶的男子试图向美貌的女性鬼神求欢的故事往往带有警世的意义。在《婴宁》一篇中,痴情纯洁的书生王子服最终获得了美丽聪慧的婴宁的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