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传媒企业纳税筹划几个问题思考.docVIP

报刊传媒企业纳税筹划几个问题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刊传媒企业纳税筹划几个问题思考

报刊传媒企业纳税筹划几个问题思考   摘 要:本文以转制后的报刊传媒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了其广告、发行、印刷等业务缴纳的流转税和通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这些方面,从税务政策的可利用情况和税收负担对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现可以利用的纳税筹划空间,以提高报刊传媒企业的纳税筹划水平,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报刊传媒企业;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文化体制改革中,众多报刊传媒企业作为新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做大增强,努力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披露,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报刊传媒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1]。   应该说,报刊传媒业中企业制度的设立和规范极大的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作为成长中的企业纳税人,为了减轻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在依法纳税的范围内,根据企业战略运营规划的要求对应缴税款进行科学合理的谋划,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这需要财务人员将财政、财务、法律、税收、统计、运筹学等各方面知识融合运用。   我国现行税制的设计中选择了较易实现收入的流转税为主体,突出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的地位。流转税作为企业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与报刊传媒企业的广告、发行、印刷等各个方面联系紧密。2009年3月,三部委《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报刊传媒企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至2013年底。如何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的合理安排,最终实现税后利润的最大化目标?这是摆在现阶段报刊传媒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报刊传媒企业的经营特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新闻报刊业改革深化、开放扩大、发展快速、格局聚变、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人才辈出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迈向世界新闻报刊强国的关键时期。   (一)新闻报刊产权多元化程度不高,各种所有制结构融合程度较浅   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偏低,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非公有制资本开放了演出、报刊和出版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非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投资领域。2005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和规范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报刊传媒产业若干领域的界限,对外资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范围和持股比例也进行了规范。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社会资本进入报刊传媒产业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报刊传媒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和美国等西方报刊传媒集团相比,国有股的持股比例仍然偏高。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发布《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支持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鼓励兼并重组。《意见》特别强调,支持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培养一批以数字化引领、全媒介经营为特征的??型出版传媒集团。   (二)企业的媒介形态比较单一,跨媒介经营能力较弱   我国现有的报刊传媒企业大都是在行政体制下,在原有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新华书店、出版社、报纸期刊等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新组建的企业在原有资源基础上的地域媒介形态垄断和优势,在相关的其他领域尚不具备强大实力,媒介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仍显不足,跨媒介融合管理还没有充分展开。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尚待提高,品牌及社会影响力不够强。   (三)地方、行业条块切割比较明显,有明显的行业和地域性质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报刊传媒公司从新闻喉舌媒体扩展为大众服务媒体,中国报刊业渐渐成为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就传媒业强国的情况看,美国六大集团基本控制了全国的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媒体,日本五大报纸控制了全国报纸50%的市场份额。由分散走向集中、集聚,并形成某些行业的垄断经营,是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已经是一个报刊传媒大国,但是,中国却并非文化强国。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地位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传媒业的发展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中国的经济GDP贡献率仍然不够。如今报刊传媒业正在以树立品牌报刊为目标、以产权联合为纽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