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唐代诗人的登高情怀——融入可视化思维工具的《登高》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docx

感悟唐代诗人的登高情怀——融入可视化思维工具的《登高》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悟唐代诗人的登高情怀——《登高》群文阅读 省成都郫都区第一 吴晓菲 【教学内容】 本课是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二单元唐代诗歌单元中杜甫诗三首中的《登高》而展开的群文阅读。除杜甫的《登高》外,还选择了四首“登高〞诗歌,分别是唐代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这五首诗歌同样是登高抒怀作品,但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登上不同高处的所见所感,值得去好好品读,玩味。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纵观整个必修教材对于诗歌巅峰时期的唐代诗歌也只有这个单元有集习。20xx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再三强调要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中也明确要求要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鉴于此,一篇课文的学习空间和范围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这篇课文的天地。 【学情分析】 高二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习,在语文阅读的根本技巧和方法上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有的诗歌还是能感悟一二,但是普遍对诗歌的理解支离破碎,容易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来进行广度和深度阅读,因此,此次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有难有易,有学过的,有高过的,也有没学过的,试图通过这些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读,让学生有层次的理解唐代诗人的登高情怀,并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受,提高对美的高级感受力。 【设计思路】 本节课基于文本互织理论和认知融贯论,在阅读时把多个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形成整体性理解,再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完成对文本感情角度的全面而深刻的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本,把握诗歌情感。 2.能力目标: 〔1〕通过联读,比较文本,感悟不同诗歌的登高情怀。 〔2〕小组合作交流,提高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3.思维开展目标: 〔1〕借助气泡图,描述诗歌中的登高情感。 〔2〕借助圆圈图,从多个角度来感悟登高情怀,促进对唐代诗人登高情怀的深度理解,增加思维深度,拓宽思维广度。 〔3〕借助括号图来整理归纳自己的阅读所思所想,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不同登高情怀的统合和恰切评价,唤起学生生命体验,促进学生对人生阶段和登高情怀的思考与领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情感,感悟登高情怀; 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登高情怀的恰切评价,唤起学生生命体验,促进学生对人生阶段和登高情怀的思考与领悟。 【教学方法】品读法、比照法、复原法、谈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联读,初步感知。 通过学生熟悉的园一角的两张照片,引导学生发现高处视角的优势所在,顺势引导唐代的诗人也喜欢这种拍摄技巧,只是他们不是用 拍摄,而是用文字。借机切入本课议题“感悟唐代诗人的登高情怀〞。 1、朗读诗歌 学生个人或者小组选诗歌示范读。 2、感受诗歌 请同学们再走进诗歌,自由读,感受一下,这些诗歌都传达了哪些情感?并把这些情感填在群文阅读单里。 请学生分享。 在学生分享过程中,注意追问的变化。 比方学生答了感情,追问1:哪些诗句最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继续追问:这样的情感是不是一两句诗句达成的? 还有前面的景。——重点进入景的分析〔特点〕 追问2:能不能描述下画面。 追问3:哪些重点字词最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群文阅读单 诗 歌 情 感 注意: 在分析过程中,五首诗歌有主次,比方重点分析两首,如《九日齐山登高》、《望岳》〔熟悉的,让学生有新的认识。〕。 《望岳》一开始就豪情十足了吗?没有,逐步被风景感到,逐步被激发。 分析“青未了〞、“钟〞、“割〞“曾云〞想象到一定高度,还看不爽“决眦〞,最后决定登顶。看到众山小,和山一起小的还有凡俗的一切。 ③《登高》滚滚来的解释。 ④《登鹳雀楼》登上高处,应该看到很多景,为什么最感触的只有“落日和黄河〞? ⑤《登幽州台歌》真正伤心的是遇不到英明的领导,自己的才华抱负无法施展。+背景。 时间+空间的广阔——自己的渺小。 ⑥《九日齐山登高》重点分析“涵〞、“翠微〞、最后两句。 3、汇总情感,用八大思维图示法之气泡图总结。 〔1〕杜甫《望岳》 24岁 青春豪情 、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蓬勃向上的朝气,卓然独立的豪情壮志。——山下 〔2〕王之涣《登鹳雀楼》35岁 积极精进,积极向上的进取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6岁左右 孤独怆然

文档评论(0)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