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价值导向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人物报道价值导向分析

典型人物报道价值导向分析   【摘要】针对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呈现、引导价值观,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典型报道的价值导向功能等问题,本研究对《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典型人物报道开栏以来两年间的报道进行了批评性的话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利他主义价值观,其价值导向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报道语境配置、体裁结构和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社会功能;价值导向;批评话语分析   我国典型报道的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典型报道的基本理论、社会功能、历史发展及实务操作四个方面,内容广泛、观点多元,却并未形成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分析框架。关于典型报道的社会功能,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思辨感悟式的探索,并未进行系统科学的剖析。要使典型报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语境中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细致剖析现今典型报道的话语运作规律。   针对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呈现并引导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实现典型报道的价值导向功能等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为例,选取自开栏起(2010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2日两年间的报道为样本语料,采取每4日抽取一份的方式(如所抽取的当日报纸中没有出现该专栏,则忽略不计),抽得77期专栏,共84篇典型人物报道。   批评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注重阐释意识形态与话语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认为意识形态影响着话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话语对意识形态存在反作用,同时注重分析意识形态和话语是如何源于并服务于社会结构的。作为批评话语分析者之一的哈桑(Hasan)提出的体裁理论认为,体裁研究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二是体裁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al Potential,GSP)。在哈桑看来,“语境配置”可定义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变量“组成的具体值”[1]。语场是指文本所涉及的内容,语旨是指文本所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语式是指文本的传播途径与方式;“体裁结构潜势”可定义为“对某一语体的文本结构变化可能性的描述”[2]。在此理论基础上,本研究对样本语料进行语境配置、体裁结构和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的分析。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境配置   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对样本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境配置为:1.语场:褒奖赞扬,通过描述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弘扬“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主题,倡导利他主义价值观。2.语旨:典型形象社会层级较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与媒体的关系是“自上而下”式。3.语式:以语言为主导,新闻报道式的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以文字和图片为传播介质;以书面形式为传播方式。这种语境配置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一)政治因素与报道主题——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场特征   典型报道是在政治因素的干预和影响下诞生的,现今的典型人物报道依旧是以政治理念为主题的“风向标”。“身边的感动”专栏2010年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栏语《致读者》,提出要“通过报道身边的平凡人物、普通群众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质,体现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分析“身边的感动”专栏中84篇典型人物报道可知,以“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为主题的报道所占比重较大(见图1)。“爱岗敬业”主题所占比例最大(44%),该主题突出典型人物克服主客观困难因素,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的精神,倡导为人民服务,对工作和社会负责的利他主义价值观。“见义勇为”主题(16.7%)的典型人物报道突出典型人物为了保护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不顾自身安危,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或抢险救灾等事迹,宣扬见义勇为的利他主义价值观。“助人为乐”主题(15.5%)主要突出典型人物以帮助他人为己任,不惜舍弃自身利益,所呈现的也是利他主义的价值观。   ■   图1:“身边的感动”专栏报道主题分布   因此,从语场上看,“身边的感动”专栏采用褒奖赞扬的报道立场,目的在于弘扬利他主义价值观。   (二)经济因素与报道对象——典型人物报道的语旨特征   陆学艺等人根据个人的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不同,将当前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3]。笔者以十大社会阶层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语料中所报道的典型人物大多来自社会较高层级(32人,占38.1%),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居多,主要展现典型人物的乐观敬业精神。   典型人物报道通过呈现社会不同阶层的利他主义事迹,可以有效地重建层级间的互信,形成社会各层级的基本行为指南。而典型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