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妍打造“线下互联网”“新单位”创始人
刘妍打造“线下互联网”“新单位”创始人
刘妍的“旧单位”
出生于古城西安的刘妍,成长经历算得上顺风顺水,大学刚毕业就被上海一家外企广告公司聘用,勤奋的她一路做到了客户总监。
十年前,刘妍已经是拿着月薪两万的社会精英,广受好友羡慕。可她却毫不犹豫地打破了自己的“金饭碗”,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跟随丈夫移居到了荷兰。
刘妍很喜欢拿她的荷兰主妇生活对比上海职场精英状态。对比一百次,她都是摊摊手微笑:“上海的工作实在太累了,简直是非人的工作!”
而闲不住的她到了荷兰,并非“沦落”为围着锅台转、满身奶腥味的全职太太,她不仅生了老二,还在乌特勒支艺术学院和英国营销学会拿到了艺术管理的硕士学位和特许营销师证书。
远离紧张到白热化的上海职场,刘妍没有放弃的是她与生俱来的爱折腾。这不,刚生下老二没多久,她便主动到阿姆斯特丹中文电台做义工,不久后又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先做文化交流,再做创意规划。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的文化创意活动里常见她活跃的身影。正因为刘妍的“折腾”,才使得她认识了各色可爱的朋友。比如,在鹿特丹电子艺术节上认识的策展人阿角,他也来自中国。
两年后的圣诞节,刘妍回到中国,与阿角惊喜重逢,两人很快碰撞出创意火花,决定将“三术沙龙”——艺术、技术和学术跨界交流,作为创业的项目。但刘妍很快发现这种游击沙龙的劣势。国际展示团队来华时间总是充满变数,这给沙龙的场地预订等工作带来挑战。
虽然“三术沙龙”失败了,但刘妍并不气馁,她开始琢磨下一步的路。
“宅”在家也有苦恼
事业暂时搁浅的刘妍,有段时间善于自我安慰: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SOH0族也不错。但她很快发现了在家工作的种种弊端:那时刘妍要写论文,便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保姆照顾,原以为很省心,但其实孩子一哭,她就着急心慌地跑去看看到底怎么了。一会儿家里又传来碗碟摔碎的声音,一会儿肚子饿了又得去厨房弄吃的。几次三番,折腾来折腾去,到了晚上检查自己的工作成果——笔记本上不过寥寥几行字,令刘妍羞愧得想撞墙!
她意识???不能这样“宅”在家里,否则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于是,她跑到咖啡馆去“上班”。但很快,刘妍又沮丧地发现:在咖啡馆分心倒是其次,孤独才是最大的挑战。
“虽然你可以同时开很多对话框聊天,但与面对面坐下来交谈还是不同的。”对于性格本就外向且研究课题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的刘妍而言,不管是在家还是咖啡馆,都同样是一种煎熬。
刘妍向好朋友阿角大吐苦水,阿角给她介绍了自己的一位朋友——“80后海归”陈叙。陈叙前几年在伦敦跟着创意经济创始人约翰·霍金斯工作,回国后一直想实践本土创意空间的经营。她和刘妍认识后才惊喜地发现:两人竟然居住在上海同一个小区!
于是,“三个臭皮匠”碰了头,阿角天马行空的想象、陈叙的未来事业规划、刘妍的苦恼沮丧……一经碰撞,竞成就了“诸葛亮”:三个年轻人凑了十来万,开始打造中国版的共享工作室。
其实,共享工作室在国外算不上新兴事物,早在2005年便出现在硅谷等地,其后在欧美几十个城市迅速发展。它出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为SOH0族、自由职业者或常年在差旅中工作的人士服务,因为这些脑力劳动者往往不得不忍受朝九晚五者所无法体会的孤独。而联合办公旨在为这样一群人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在协作中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说干就干,不久后,“新单位”作为国内首个试水联合办公概念的工作室在上海定西路727号创意园区光荣诞生了。
说起如今大名鼎鼎的个性门牌,刘妍还有几分得意:创业伊始,三位BOSS都手头紧张,为了节省成本,为了一张物美价廉的办公桌,他们跑遍了整个上海。
原本计划按照“白色为底、黑色宋体字”来制作牌匾,但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支持女儿创业的刘妍父亲干脆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块灰底的小门牌。
“新单位”门牌虽然看上去拙朴单薄,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积聚了三个很酷的创业者,并且打开大门,迎接更多更酷的朋友参与。
酷人请速速报到
刚开张的“新单位”便遭受冷遇:“三个臭皮匠”雄心勃勃地举办了一场主题沙龙,想邀请创意园区其他创意机构人员来参加,大家交流交流心得。结果发了一大叠邀请函,最后只有隔壁一家创意公司“赏光”。
三人受到挫败,于是开会研究解决之道,从办公地点、宣传方式再到此项目的模式,三个BOSS逐一分析后,刘妍觉得是办公地点出了问题:“既然是共享办公室,那就应该到一个更有共享欲求的环境中去才行,这边的创意工厂虽然都是做创意工作的,但都是上班族,自由职业者很少。”于是,刘妍主张把办公地点迁到中心地段,因为那里的气场更贴近现实节奏,也多了份融入城市生活的“烟火味”。
于是,“新单位”正式搬迁到卢湾区永嘉路,这里曾是旧上海法租界的中心地带。新的办公地点就设在一套30年代的老房子里,特别符合自由职业者们的审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