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燕歌行11.3.10.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燕歌行11.3.10

* 高适 高适,少孤贫,早年游历长安不遇。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后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为掌书记。安史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高适是盛唐时边塞诗的领军人物。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多写边塞生活,洋溢着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作者 唐开元十五年,高适北上蓟门边塞,有建功边关的意愿;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高适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而未能如愿。他说:“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高适亲历边塞而写下不少边塞诗作。 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边塞诗主要反映边塞征战岁月、军旅生活的艰苦,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建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格调雄浑豪放、境界阔大壮美、情感慷慨悲凉。边塞诗多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 边塞诗 蓟门行五首 其五    ???????高适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注】凭陵:凭凌,指侵犯中原。黄云:塞外黄沙飞扬天空呈黄色,故称。 今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林庚教授诞辰100周年,有人用“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评价林庚。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四字短语为题,写一篇在诗情画意中富含哲理的散文,600-800字。 北大自主招生作文题(2010年) 林庚(1910-2006)北大教授,诗人、学者。他研究唐诗,作出“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接受。 盛唐气象是一个文学批评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推崇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明清诗论家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多绮靡追求,少雄浑气象,而被盛唐诗人扬弃。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面对强大国势,诗人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功业;二是诗歌传统的继承。一扫除南朝浮靡诗风,诗人转而向汉魏乐府诗学习,发扬建安时明朗刚健的诗风。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盛唐气象 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以少年来喻示盛唐生机蓬勃、情感健朗的文化景象及诗歌创作。唐诗充溢着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和操守,带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呼唤起心灵深处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是生生不已的。唐代以格律诗为代表,是时代的最强音。它可以表现美好,宣泄不满,也可以写愁思,但彰显不满是积极的,写愁也是不屈与洒脱的。这种精神的出现如逢人的少年时代,充满进取意味,林庚先生把它叫做“少年精神”。 少年精神 唐开元21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24年,张守珪令平卢讨击使安禄山伐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26年,张守珪部下幽州将赵堪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高适对开元24年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 阅读并梳理全诗。 边关告急,男儿出征; 将帅轻敌,战场失利; 征夫久戍,少妇思人; 战士死节,将军顾勋。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清人宋宗园《网师园唐诗笺》说《燕歌行》中“沉痛语不堪多读”。诗中哪些是“沉痛语”?为什么不堪多读? 沉痛语: 为何不堪多读: ①战争惨烈,胡骑凶悍,战士牺牲; ②场景荒凉,绝域萧条,杀气弥漫; ③对比强烈,将军贪功,士卒死节; ④情感细腻,少妇断肠,征夫久戍。 这首《燕歌行》突破了以前乐府旧题铺陈、渲染征人思妇彼此相思的情感缠绵的格局,极大地开拓了歌行的表达内容。边塞场面阔大,举凡重起的战火、颁发的君命、出征的队伍、萧条的边关、进犯的胡骑、勇武的战士、嬉乐的将军、弥漫的杀气、凄凉的刁斗和断肠的思妇等场景,被熔为一炉。最为突出的是军中将士的苦乐不均以及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士卒“半死生”与将军“犹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歌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情思,而有了批判的内容。从中可一窥唐诗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简析《燕歌行》的思想内容。 *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