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互联网网络谢希仁配套教材CH2-6ed初中物理层-1.pptVIP

计算机互联网网络谢希仁配套教材CH2-6ed初中物理层-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 线路资源的浪费 A B C D a a b b c d b c a t t t t t 4 个时分复用帧 #1 ④ ③ ② ① a c b c d 时分复用 #2 #3 #4 用户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 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 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统计时分复用 STDM (Statistic TDM) 用户 A B C D a b c d t t t t t 3 个 STDM 帧 #1 ④ ③ ② ① a c b a b b c a c d #2 #3 统计时分复用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1550 nm 0 1551 nm 1 1552 nm 2 1553 nm 3 1554 nm 4 1555 nm 5 1556 nm 6 1557 nm 7 0 1550 nm 1 1551 nm 2 1552 nm 3 1553 nm 4 1554 nm 5 1555 nm 6 1556 nm 7 1557 nm 2.4.2 波分复用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8 ? 2.5 Gb/s 1310 nm 20 Gb/s 复 用 器 分 用 器 EDFA 120 km 光调制器 光解调器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2.4.3 码分复用 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 * * * *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输入脉冲 输出脉冲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输入脉冲 输出脉冲 多模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光发送机-光源 光纤 光接收机-光电检测器 光纤通常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位于中心轴线上的纤芯和包裹在外面的包层组成。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情况 光纤通信发展史 1880年 A.G.贝尔利用可 见光做光电话机, 证实光波可以携带信息 光纤技术的发展: 1966年 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光纤之父)等人提出从玻璃材料中去除杂质可以制成衰减为20dB/km的光导纤维,从而用于通信。 《潮平岸阔:高锟自述》 1970年 美国康宁玻璃公司根据高氏理论首先制造出衰减为20dB/km的光导纤维,使光导纤维的发展得到突破。 1976年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制造出0.5dB/km 的低损耗光纤 光纤通信发展史 光源技术的发展: 1960年 发明了新光源激光器后,极大的促进了光波通信的研究 激光器特性:单色性、强方向性、高亮度 发展过程: 60年 固体红宝石激光器 61年 氦-氖 气体激光器 70年 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耗电少、调制速度高、使用方便) 光纤通信发展史 光检测器技术的发展: 相应的,光电检测器PIN、APD也在这个时期研制出来。 1976年 在美国亚特兰大成功进行了码速率为44.7Mb/s(即T3)的光通信系统性能试验,从此光通信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PDH-SDH -WDM 光纤通信发展现状 大容量: 目前商用化系统1.6Tb/s(160×10Gb/s) 研发:单波长40Gb/s,波长间隔从50GHz向25GHz甚至12.5GHz发展 超长距(ULH)(新疆移动1100km) FEC技术 RA技术 遥泵 光纤通信发展现状(续) 智能化-ASON 基于SDH的ASON已经商用 基于WDM的ASON系统处于研发阶段 多业务(MSTP/MSPP,CWDM) 承载Ethernet、ATM、RPR、FC、FICON、ESCON、DVB 用于以下各种业务等的传输 移动3G(RNC-Node B) NGN(SS-AG/IAD) IPTV(BR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