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技术在瘤靶向药物治疗的应用
810名胃癌病人有HER2基因的扩增,约占参与实验总人数的22%; 晚期胃癌接受标准化疗联合Herceptin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由11.1个月延长到13.8个月; 高倍扩增者甚至可达16个月; 将死亡风险降低26%。 HER2与胃癌分子靶向治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提出: Herceptin可成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 治疗选择。 晚期胃癌患者在确诊时都应接受HER2检测; HER基因与胃癌预后 HER2基因扩增的晚期胃癌患者往往预后不佳。 无HER2基因扩增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12.6个月,而有基因扩增者中位生存期仅5.5个月。 存在HER2基因扩增的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21.4%,而无扩增的则为63.0% 。 目前研究确定至少40%的DLBCL涉及3q27染色体易位或者BCL6基因重排。 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项针对102名DLBCL患者的BCL6重排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显示,BCL6阳性患者诊断治疗36个月后,疾病停止发展的比率为82%,携带有BCL6重排的病例预后较好。 BCL6基因断裂的检测可以判断预后。 目前研究确定至少40%的DLBCL涉及3q27染色体易位或者BCL6基因重排。 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项针对102名DLBCL患者的BCL6重排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显示,BCL6阳性患者诊断治疗36个月后,疾病停止发展的比率为82%,携带有BCL6重排的病例预后较好。 BCL6基因断裂的检测可以判断预后。 CCND1/IGH融合基因存在于95%以上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是套细胞淋巴瘤的特征。利用FISH技术检测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率可以达到96%。 BCL2/IGH重排发生在约80%-85%的FL患者中,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可以辅助诊断FL。针对BCL2/IGH融合基因的检测还可以判断预后。 BCL2/IGH持续阴性的FL患者3年生存率为100%,而阳性者3年生存率只有54%;阴性者3年疾病无进展的患者为87.5%,而阳性者只有13%. 目前研究确定至少40%的DLBCL涉及3q27染色体易位或者BCL6基因重排。 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项针对102名DLBCL患者的BCL6重排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显示,BCL6阳性患者诊断治疗36个月后,疾病停止发展的比率为82%,携带有BCL6重排的病例预后较好。 BCL6基因断裂的检测可以判断预后。 目前研究确定至少40%的DLBCL涉及3q27染色体易位或者BCL6基因重排。 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项针对102名DLBCL患者的BCL6重排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显示,BCL6阳性患者诊断治疗36个月后,疾病停止发展的比率为82%,携带有BCL6重排的病例预后较好。 BCL6基因断裂的检测可以判断预后。 Burkitt淋巴瘤c-myc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形式不同,同一种染色体易位的c-myc基因断裂点也不同。因此,使用细胞遗传学方法、Southern blot、PCR技术检测c-myc基因断裂重组都有其局限性。细胞遗传学方法由于样本有丝分裂的低比率以及中期分裂相的质量问题可能有10%到20%的样本检测受限;Southern blot、PCR检测c-myc基因相关的易位需要多种针对性的探针和引物,耗时且不利于实际操作。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测c-myc基因断裂情况,可以克服以上困难,并且快速、易于操作,有助于BL的辅助诊断。 * * * 描述重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结直肠癌分子生物学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EGFR所开发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分两类: 1)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如吉非替尼(Gefitinib, 也称为易瑞沙/Iressa,阿斯利康)和厄罗替尼(Erlotinib,也称为特罗凯/Tarceva,罗氏制药),抑制EGFR胞内区酪氨酸激酶活性;2)单克隆抗体(mAb),如西妥昔(Cetuximab,也称为爱必妥/Erbitux,默克公司)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也称为维克替比/Vectibix,安进公司),与EGFR胞外区结合,阻断依赖于配体的EGFR活化。该药最初的所有研究均以EGF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为入选标准,但嗣后发现,真正影响其疗效的标志物为KRAS基因突变状态 可以扩展: 注意: * K-ras基因编码的ras蛋白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功能信号的下游分子。 K-ras基因:分子开关。基因突变时,产生具有致癌活性的p21蛋白,持续刺激细胞生长、发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