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中西结合诊疗北京中医院课件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学习目标 课程结构 乳腺癌的概述及病因 病名 乳腺癌属于中医学的“乳癖”、“乳岩”、“妒乳”、“石奶”等病证范畴。 临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病机 经虚,为风寒气客之 。 所愿不遂、忧郁愤闷等引起体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 乳腺癌病因 乳腺癌危险因素-性别 乳腺癌危险因素-年龄 乳腺癌危险因素-遗传家族史 乳腺癌危险因素-激素 乳腺癌危险因素-激素 乳腺癌危险因素-饮食 乳腺癌危险因素-环境 乳腺癌诊断 乳腺癌症状和体征 乳腺检查 辅助检查-钼靶检查 辅助检查-钼靶检查 辅助检查-B超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乳腺的各层结构、肿块的形态及其质地。 辅助检查-CT检查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摸到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辅助检查-活检 其他辅助检查 热图检查 近红外检查 乳导管造影/乳管镜检查 同位素闪烁乳腺造影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青年妇女,18~25岁最为常见。本病病史长,发展慢。肿块为圆形或椭圆形,质中,表面光滑,活动良好。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且常与月经有关。月经前数天开始有肿痛感,来潮后胀痛消失且肿物缩小。检查见腺体粗厚或呈条索状或砂粒状,有些可扪及有囊性感的肿块(高度扩张的腺管内分泌物所致)。 鉴别诊断 大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中年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以暗红色液最常见),细心轻按乳晕区或稍为外围,有时可扪及肿物,但大多数肿物并不具体。当按压病变时可见相应的乳管开口溢液。 鉴别诊断 积乳囊肿:常见哺乳后期或断奶后多年的妇女。目前认为乳管梗塞为起病的基础。临床表现为乳腺圆形肿块,质中。针吸可明确诊断。 乳腺结核病:中年妇女多见。肿块增大缓慢,似慢性炎症表现。部分病人可同时有腋窝淋巴结和肺部结核。确诊有赖于病理。 乳腺癌分期-TNM分期 乳腺癌分级 乳腺癌转移 正与邪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主要手段 乳腺癌西医治疗原则 Ⅰ期:行改良根治性手术,亦可做保留乳房的保乳手术及术后根性放疗。原发肿瘤≥1cm者作辅助化疗,肿瘤高分化的除外。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术后口服三苯氧胺(TAM)5年。 Ⅱ期:行根治性手术,术后4-6周(当伤口基本愈合时,高危病人可于4周内)先作辅助治疗,术后病理≥4个淋巴结或肿瘤侵犯肌肉者,术后作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给内分泌药物治疗。 Ⅲ期:先作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再作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作辅助化疗和放疗(病理≥4个淋巴结转移,或原发肿瘤5cm,或肿瘤侵犯肌肉者,术后作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激素受体(+)者给内分泌药物治疗,需要时也可作卵巢去势术。 Ⅳ期: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卵巢去势术)为主,需要时作局部放疗或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 乳腺癌西医治疗方法 手术:目前仍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手段,对于早期病症,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化疗:对于多数乳腺癌,在手术后辅助治疗、术前化疗以及复发和转移后的姑息治疗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放疗:局部治疗手段,在乳腺癌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脑转移、骨转移后的姑息止痛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内分泌治疗:改变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所需要的内分泌微环境,使肿瘤增殖停止于G0/G1期,从而达到临床缓解。 内分泌治疗与化学治疗 内分泌 改变肿瘤的内环境来抑制其生长 对正常细胞影响小,副作用小 2~8周起效,缓解期长 不需要升白、止吐等支持治疗 治疗费用较低 化疗 阻断肿瘤复制来杀死肿瘤细胞 对正常细胞有杀伤,副作用大 1~2周起效,缓解期短 常需要升白、止吐等支持治疗 治疗费用一般较高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中医治疗适用于各种乳腺癌以及临床各个分期。 减毒增效作用(针对放化疗)。 康复治疗的意义。 姑息治疗:可以采用中药、针灸、心理、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常用法则 围手术期:调补气血,健脾和胃。 放疗期间: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化疗期间:补益气血,滋补肝肾,健脾和胃。 内分泌治疗期间:疏肝健脾,滋补肝肾。 消化道反应的治疗 化疗时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中医治疗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吐法。 用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旋复花、代赭石、鸡内金、砂仁、焦三仙、藿香、佩兰、竹茹等。腹痛加元胡、白屈菜、白芍;腹泻加山药、儿茶、老鹳草。 骨髓抑制的防治 化疗常导致骨髓的造血机能发生障碍,造成血象下降,中医治疗采用健脾补肾、补气养血法。 红细胞减少:常用黄芪、人参、当归、龙眼肉、大枣、熟地、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紫河车、枸杞子等。 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pptx VIP
- T∕ZZB 2086-2021 塑料拖链标准规范.docx VIP
-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钢琴调律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高清版40篇短文搞定3500词.pdf VIP
- 分流职员申请表标准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We're Famil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肺保护管理策略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基于临床实践出血性疾病动态危急值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ppt VIP
- 广州数控GSK928TF 车床数控系统 使用手册 速印版2009-5-1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