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泻下课件
泻 下 药 基本概念 1.定义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可使大便通畅,次数增多,质地变稀,从而使积滞、水饮等有害物质得以排除,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且肠腑通畅,也有利于邪热的下泄。适用于大便秘结,实积停滞,水饮滞留,以及实热壅滞等证。 2.分类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润下药,如火麻仁、郁李仁等;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芫花等。其中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尤以后者为甚,润下药能润滑肠道,作用和缓。 3.配伍应用 泻下药主治的里实积滞证,往往因气机阻滞而出现腹胀腹痛,行气药既行气消胀止痛,又可增强泻下药的通便作用,所以本类药最常与行气药同用。 此外,还应注意因证配伍:热积便秘,应与清热药配伍;寒积便秘,应与温里药配伍;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配伍,使攻邪而不伤正气;里实而兼表证者,必要时可与解表药配伍,表里双解,以免单纯攻里而使邪气内陷;根据饮食、痰湿、瘀血、肠道寄生虫等不同积滞,又宜分别与消食、化痰、除湿(包括燥湿、化湿、利水渗湿等)、活血及驱虫药同用。 4.使用注意 攻下药与峻下药容易损伤正气或脾胃,故小儿、老人及体虚患者慎用,必要时应攻补兼施。 对体壮里实者,亦应攻邪而不伤正,中病即止,一般得泻即可,切勿过剂。 妇女妊娠期忌用、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攻下和峻下药,以免损害胎儿和孕妇。 对于峻猛而有毒的泻下药,应严格注意其炮制、配伍禁忌、用法及用量的特殊要求,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 第一节 攻下药 本节药物特点 药多苦寒,性沉降,主入胃与大肠经。有泻下攻积作用而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配伍:配行气药,加强通腑消胀,通便作用;配清热解毒泻火药,用于实热积滞,热病急腹证,热毒及火毒证;配活血化瘀药,用于瘀热内结及瘀滞证;配养阴药,可增液攻下,以治热结便秘阴亏;配益气扶正药,用于腑实便秘而正虚之证,达到校正攻下之目的。 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枢茎,其中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为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其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以色而得名,又名将军、川军、锦纹,因大黄“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本草纲目》);四川是大黄主产地之一,故称川军;大黄药材质佳,表面及横断面有如锦缎的花纹,故称锦纹。 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本品泻下攻积,而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尤适于热结便秘之证,常与芒硝、枳实、厚朴同用,以加强泻下作用。 若气血虚者,配以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药,如黄龙汤; 热结阴伤者,配生地黄、玄参、麦门冬等养阴生津药,如增液承气汤;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者,配附子、干姜等温阳药,如温脾汤; 清热泻火,止血,而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以及火热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所治诸证以伴大便秘结者为宜,取其“釜底抽薪”之效; 解毒,可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以及肠痈,借其泻下通便之功,使热毒下泄; 活血化瘀,用于妇女血瘀证。 此外,本品苦寒降泻,尚有清泄湿热之功,可治黄疸,淋证。 用法: 本品煎服,一般5~10g;热结重症需急下者,15~20g;散剂用1/4量。生用,后下及泡服泻下力强。上部热邪,瘀血及不宜峻下者宜酒制用。止血用大黄炭。药理研究: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甙,其可刺激大肠,增加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使用注意: 产前忌用,因其能促进宫缩,使宫腔充血; 产后及月经期慎用,以免加重盆腔充血; 哺乳期慎用,因大黄在肠道吸收后,随血流分市至乳汁,可引起婴儿腹泻; 因含鞣质,久服泻下力减弱,反致便秘; 服大黄,时可引起腹痛。 芒硝: 咸、苦,寒,归胃与大肠经,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摅,放冷析出结晶,称为“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下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为“玄明粉(元明粉)”。 功能泻下,软坚,清热。本品内服可软坚泻下,以治热结便秘;外敷以消坚块而用于乳痈及回乳。清热泻火,用于咽痛,口疮,目赤肿痛,口腔常用药。此外,可利胆通淋,以治胆结石及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10~15g,冲入药汁内或以开水化服,不入煎剂。且外敷多用朴硝,内服用芒硝,玄明粉常用作口腔与眼病外用药。 大黄与芒硝之功效比较 两药均为攻下药,常用以攻积导滞,泻热通肠,以治疗实热积滞之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大黄苦寒沉降,力猛善走,泻血分实热,有解毒,活血消瘀,推陈致新作用,还可利胆退黄,治疗属实热的黄疸及水肿等证,外敷以治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有清火解毒之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