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段考 私立大華級中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第二次段考 私立大華級中學

桃園縣私立大華高級中學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國文第二次段考試卷 命題老師:廖炳輝老師 __________年 __________班 座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 ( )「那一年的豐收像一口要吸盡/古中國餵了又餵的乳漿/完美的圓膩啊酣然而飽」,這是 (A)讚美古中國的物產豐碩 (B)中國的美食文化,譬喻苦瓜栩栩如生令人回味無窮 (C)藉由讚美「白玉苦瓜」,頌讚中華文化的恩賜 (D)苦瓜的圓潤飽滿,栩栩如生。 答案:(C) 2. (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噹地一彈挑起的回音。」上列詩句所描寫的人物是 (A)韓愈 (B)岑參 (C)杜甫 (D)李白。 答案:(D) 解析:余光中〈尋李白〉。李白好飲酒。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傳頌千古。李白是盛唐人。〈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 ( )(甲)「正午的沙灘灼燙地發著光/遠方的海面閃亮平靜。藍色的匕首/真想□□那燦爛的寂靜!」(陳黎〈遠方〉)(乙)「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鄭愁予〈天窗〉)。以上兩首新詩的缺空處宜填入的字詞,依序為 (A)打破/跳躍 (B)衝出/歌唱 (C)闖入/灑光 (D)切開/汲水。 答案:(D) 解析:(甲)由「匕首」故選「切開」。(乙)由「井底」故選「汲水」。 4. ( )有關〈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強調謙下與不爭的重要 (B)聖人取法天道 (C)勉人「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D)聖人之道乃真實不炫。 答案:(A) 解析:(B)(C)〈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之主旨。(D)〈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之主旨。 5. ( )下列有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一文的解釋,何者正確 (A)音聲相和:俚俗的音樂能獲得眾人的相和 (B)前後相隨:兩人情感甚篤,形影不分 (C)長短相形:截長補短 (D)有無相生:有和無是相依而生的。 答案:(D) 解析:(A)發音和回聲是相互應和的。(B)前和後是相互跟隨而來的。(C)長與短是相較而顯現的。 6. ( )中國文人的生活態度,常受道家哲理的影響。從山水間探索出「超然物外、安時處順」的人生觀。下列文意,何者近似此種情懷 (A)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C)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答案:(A) 解析:(A)描述「不以物傷性」的態度,這種外在憂喜無妨情緒的想法,才能「超然物外」。蘇轍〈黃州快哉亭記〉。(B)描寫隱士對亂世的應對態度。《論語?微子》。(C)描寫西山的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D)哀小人物之行徑渺小而短暫。蘇軾〈赤壁賦〉。 語譯:(A)假使內心不自得,那麼往哪個方向不會憂慮呢?假使內心坦然,不因為外在得失而傷害本性,那麼往哪個方向不會快樂呢?(B)天下都是這麼的紛亂,誰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呢?而且,你與其跟隨處處躲開暴君的人(指孔子),還不如跟著避世的隱士呀!(C)西山高大久遠,和天地大氣同生,而不知其盡期。西山廣闊無際,與天地同在共存,而看不到盡頭。(D)只不過是江中捕魚、洲上砍柴的漁夫樵父,和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艘小船,拿著匏樽彼此勸飲。 7. ( )文言中常有實數虛用的現象,如「百廢具興」的「百」並非實數,而是「多」的意思。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用法相同 (A)拔「三」川之地 (B)包「九」夷,制鄢、郢 (C)遂散「六」國之從 (D)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繆公用之。 答案:(B) 解析:(A)三川:本屬韓國,因境內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B)九夷:指當時在楚境內的少數民族。(C)六國:指韓、趙、魏、燕、齊、楚六國。(D)五子:指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 8. ( )下列成語典故與人物配對,何者正確 (A)徙木示信─商鞅 (B)奇貨可居─李斯 (C)東門黃犬之嘆─韓非 (D)指鹿為馬─秦始皇。 答案:(A) 解析:(B)呂不韋。(C)李斯。(D)趙高。 9. ( )下列「 」內的字音,何者完全相同 (A)花「蕊」/燈「芯」/「忻」慕 (B)顫「慄」/滄海一「粟」/「栗」子 (C)擊「潰」/振聾發「聵」/金「匱」石室 (D)忘身疆「埸」/割「刈」草/巡「弋」飛彈。 答案:(D) 解析:(A)//。(B)//。(C)//。(D)。 10. ( )「我的心變得好脆弱,好像不能再裝載一點什麼。我楞了。我楞在受難的耶穌像和日本兵還有熊稱他『共匪』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