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doc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冯尔康 第六章 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尺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书信。写信,用《历代名人书札》的编辑者吴曾祺的话说是“言事达情”(《例言》),即写信人讲己身,述他人,谈时事,论学术,表感情。在写作的当时,是为实用;过后,具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作为文学读物和书法可供欣赏,作为学术资料,可以提供人物传记的局部的、细致的素材,同时提供社会历史的某些材料。 语录,一个人的谈话记录,多由他人笔记整理,然往往经过说话人认可。语录的内容相当广泛,同样具有史料价值:说话者个人的传记记录,谈话所涉及者的历史资料,以及社会历史史料。 尺牍与语录文体不同,但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均出自历史人物个人之手或口,是研究他们的传记的第一手资料,这同日记和自撰年谱是一样的,只是尺牍和语录的资料对于人物传记的研究显得更零星,不如日记和自撰年谱那么多和那么集中,因此本书作者就不像对年谱、日记那样作分章的介绍,而是在本章作一并的说明。尺牍和语录的史料价值也有差别,尺牍保存得更丰富一些,因此本章将重点叙述尺牍的传记史料意义。 第一节 尺牍的写作与出版 (一)尺牍的由来、名称、程式和类型 尺牍的名称出现很早,《汉书》卷九十二《游侠列传·陈遵传》谓传主:“略识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中华书局标校本,第11册第3711页)可知尺牍一词,在汉代已很流行,也就是说写信成为通常的现象,同时尺牍书写得漂亮,已为人们所珍藏。尺牍之出现,人们以西周周公给召公的《君奭》(见《尚书·周书》)作为标志,到春秋战国,由于合纵连横和百家争鸣兴盛,书信的写作大为发展,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篇中说:“春秋聘繁,书介弥盛。”西汉产生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书信名篇,标志汉魏书信体的发展。由此可知,书信作为文体,在古代就为人们所广泛使用,清人是继承前人,利用这一通讯方式,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 尺牍之得名,由于古代用木简,是为牍,书简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仅是书信的一种称谓。与一尺的长度相关联的书信名称,曰尺素,是写在约一尺长的缣素上的;尺翰,翰,即笔,用笔书写的信件,故名尺翰;尺简,书于竹简之上;尺书。“书信”的名称出现也很早,不晚于三国西晋,因为陆机就有“我家绝无书信”的话。(《晋书·陆机传》,第5册第1473页)与书写相联系书信称谓有书简、书翰、书牍、书启、书札、书笺;笺,也可以单独作书信讲;书函,原意是函套,即信封,广义作书信解。尺牍的名称还同鱼、雁联系起来,西汉赴匈奴的使节诈称前使节苏武用大雁传书长安报信,致使匈奴放还苏武。(《汉书·苏武传》,第8册第2466页)因此人们把通信叫做雁足;古诗讲远方来客送的鲤鱼,腹内藏有书信,因而把函件称作鱼书、双鲤;与鱼、雁相关的书信称谓,有鳞鸿、鱼雁、鱼素。书信还有很多名称,诸如函札、简札、八行书等。在这么多的书信称谓中,清代、民国时期人们爱使用尺牍称谓,起始于清初的周亮工编辑《尺牍新钞》,继而道光时吴修汇编《昭代名人尺牍》,民国王文濡汇集《历代名家尺牍》特在《例言》中说明使用“尺牍”名称的原因。本书尊重时代崇尚,亦采用尺牍一词。在尺牍名称中,另有手札、手迹、墨翰的代称,往往是指书信印刷品,不是排字的,而是依信件原样复制,以便传真。 尺牍作为一种文体,有固定的行文格式,其特点是:书写收件人和发信人名号,具名有固定的位置,收信人名号,写于信件的开端,或内容的末尾的上方,写信人名字置于信末下端,间有不具名的,那是在信封上写明了;书明写信的月日,亦有人不注意写时间。在书写内容方面,往往在开始部分,说明以前函件交往情形,或者此次通讯的原因,以便收件人阅览。与尺牍程式相关的是尺牍称谓,如何称呼收件人和自称,是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双方的身份、地位和相互关系来选择,不可乱用失礼,因此尊长常常要对子弟进行教导。康熙年间,山东即墨县杨玠写《家法》,特地对尺牍称谓作了说明:“致书于尊长,皆称’尊前’,自书‘叩’,兄未满五服者皆然,伯叔以上,无问远近。”(《即墨杨氏家乘》)正是因为要讲究程式和称谓,在民国年代出版的书信集里,常常附有《尺牍规程》、《尺牍称谓》,供读者借鉴。为了解尺牍文体,兹附录尺牍手迹复印两件于后。(【附录1,1页;《清代名人墨翰续集》第201页。附录2,1页;《翁常熟同龢手札》,第22页】) 信件的载体,有竹简、木简、绢帛、纸张之别,这些用品不只是写信用的,但写信逐渐形成专门的纸张,如作为书信一种称谓的“八行书”,据《后汉书·窦章传》注云:“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第3册第821页)一纸分为八行,可能已是专为写信用的。待到唐代名妓薛涛,制作薛涛笺,尺幅不大,专门用作写诗和写信,明代蜀王继续制造这种纸,用作书写奏章(书信的一种)。“清代官宦,喜用八行笺式。”(《希古堂尺牍》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