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腑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辨太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腑证课件

二、太阳病腑证 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术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擣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前半段是津液一过性不足,故少少与饮之。 后半段是病态,饮水不能解决口渴问题,主要原因是外邪入里,引起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化生,水蓄膀胱所致。可见五苓散证口渴问题比较常见。 病机:水蓄下焦,气化不利,兼表邪不解。 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主方:五苓散。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化湿;桂枝通阳利水,尤其是苓桂配伍,是温化水饮的基本药对。 药宜为散,米汤送药,热饮,汗出则愈。 方中泽泻剂量独大,据报道,整方以10:6:4=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时利尿效果最好。 72、發汗已,脉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2)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4条是蓄水重证。72、74条均强调口渴,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内容来看,的确,张仲景强调口渴见证,而小便不利并非必见。 从文献来看,也佐证口渴是常见症状。 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脾阳实四肢。 中焦水停,脾阳不能布散,则临床上可手脚冷,(脾阳虚之理中汤也然),故当温胃散水,水气散则阳气自然敷布。散水首用生姜,尤其是胃中水停,如振水音明显,当用生姜。生姜偏于走散,而干姜偏于温中。临床上有些区别。 方中苓桂与五苓散中的苓桂作用在化饮方面相同。 (二)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桃仁五十箇(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本条是太阳病蓄血轻证(相对于抵当汤、丸证而言): 1、如狂。 2、表里同病,先解表。 3、血自下、下者愈,说明有自愈的可能。 蓄血证有三个方面症状: ①、神志方面:如狂、发狂、喜忘等。 ②、局部:少腹结、少腹硬满等。 ③、出血:大、小便出血,妇科出血等。 总体上属于血热互结所致,大黄、桃仁等常用,一清热,一化瘀。 病机:血热初结,蓄于下焦。 主症:少腹拘急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红苔黄,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主方:桃核承气汤。 大黄、芒硝清热泻下,有釜底抽薪之效。加甘草,实有调胃承气汤之用。 桃仁五十个,量大,活血化瘀。 桂枝通脉活血,与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功效同。 本方宜空腹用之(先食),但量宜小(1/5)。 2、抵当汤证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水蛭(熬) 蝱蟲各三十箇(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箇(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本条是太阳病蓄血重证: 1、发狂。 2、表里同病,先治里。 3、“下血乃愈”,用药以活血化瘀之强力的水蛭、芒虫。 病机:瘀热互结,病在下焦。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或如狂,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 治法:破血逐瘀,泻热除实。 主方:抵当汤。 蓄血与蓄水之区别P55,并无意义,蓄血证有时也可见小便不利。 本方用大黄、桃仁来清热化瘀,更用水蛭、芒虫来破瘀血。水蛭、?虫为什么要熬? 除以上症状外,抵当汤证尚可见身黄(发黄)等瘀血之征,如125条所言。 125、太陽病,身黃,脉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身黄,乃瘀血证之见,脉沉结示血脉不畅,小便利与不利并不是判断蓄血的要件。 仍用抵当汤破血逐瘀、泻热除实。 虫类药宜丸散服用,抵当汤不是矛盾吗? 3、抵当丸证 126、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箇(熬) 蝱蟲二十箇(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箇(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