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学史课件
(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 《嘉佑本草》 1083味药 《本草图经》 933幅图 自己收集的药方 + + 《证类本草》 = 1. 成书年代:1082年 2. 内容: 32卷,载药1558味, 60万字,新增476味, 载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论 绪论 . 第二节 中医学的历史成就 自陶弘景以下 唐宋本草引用医书 凡八十四家 而唐慎微居多 【明代·李时珍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主要学术成就特点 药下附图 药下附制法 药下附方 二、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1.《太平圣惠方》 作者:北宋·王怀隐等 宋朝雎(ju)阳(今河南商丘)人; 初为开封建隆观的道士,精通岐黄之术; 医术精湛,为人诊治多效验,名重一时; 公元978年奉皇帝诏命还俗,任“尚药奉御”,后来升为“翰林医官使”。 宋太宗赵匡义喜好医术。他做皇帝后便诏集翰林医官,让他们各自献秘方并收集民间效方,令医者在民间使用以试其效验。最后,征得效验良方10000余首,便命翰林医官王怀隐和他的副使王光佑、陈昭遇等共同类编方书。 宋太宗赵匡义 翰林医官王怀隐编写《太平圣惠方》历时10年,于公元992年成书。宋太宗亲撰序文,颁行天下。 书中每证皆以《诸病源候论》条目冠于其首。对于病证、病机、方剂和药物都有论述。共立1670门,选用方剂16834首,全书100卷,规模十分庞大。 书中强调医者诊病应该首先诊断出疾病的轻重程度、病位浅深,辨明虚实表里寒热,再来选方用药,这是十分重要的学术观点。 《太平圣惠方》的意义: 保存了两汉迄于隋唐间的许多名方 保存了许多目前已佚医书内容 《金匮要略》 《伤 寒 论》 二、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1.《太平圣惠方》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和剂局方》 作者:北宋·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编成 成书年代:1107~1110年 篇幅:13卷,14门。载方788首 价值: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成书历史: 初刊于1078年以后。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 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 最早曾名《太医局方》。 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 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 二、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和剂局方》 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 现常用方剂如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三拗汤、华盖散、凉膈散、藿香正气散以及妇科常用四物汤、逍遥散,儿科常用五福化毒丹、肥儿丸等均出此书。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以问答体例的形式,对《和剂局方》中的30多个有关问题予以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写成《局方发挥》一书,颇有心得。但他仍不否认该书在中医界的影响,他在书中说:“《和剂局方》之为书也,可以据证验方,即方用药,不必求医,不必修制,寻赎见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 可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1《太平圣惠方》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和剂局方》 3《圣济总录》 作者:北宋·曹宗孝等八位医官 成书年代:1111~1117年 篇幅:200卷,200余万字,60余门,20000余首方 《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济总录》 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诏编《太平圣惠方》之意的产物,但《圣济总录》在编排上已较《太平圣惠方》有明显进步。如疾病分为66门,每门之下再分若干病证,就较《太平圣惠方》分1000余门清晰明了,许多疾病的归类也比较合理。其所录方剂中,丸、散、膏、丹、酒剂等明显增加,反映了宋代重视成药的特点。 宋徽宗赵佶 政和年间(1111~1118),徽宗赵佶诏令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 全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养生、杂治等,共66门,而把运气内容列于全书之首。 全书共收载药方约2万首,既有理论,又有经验。 在理论方面除引《内经》《伤寒论》医籍,亦结合当时各家论说 在方药方面以选自民间验方及医家秘方、内府所藏的秘方为主, 此书镂板后未及刊印即被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