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史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第十七讲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下) 一、五四狂飙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3000余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要求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学生们要求罢免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驻日公使陆宗舆的职务,举行总罢课,并火烧曹汝霖的住宅。学生们的爱国举动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抗议。6月,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去曹、章、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完全胜利。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狂飚般的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它的思想解放触角可以延伸至此前《新青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精神旨趣完全一致,两者都高扬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科学与民主也成为五四精神的代名词。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开始更名为《新青年》。1916年迁至北京出版。它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陈独秀以近代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否定传统儒学,声称: 现代生活,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故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其说遂至不可摇动;而社会风纪,物质文明,因此大进。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更为激烈的批判来自鲁迅、吴虞。 鲁迅借“狂人”之口,道出惊世骇俗之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吴虞也猛烈抨击礼教,“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真是惨酷极了”。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概括了“打倒孔家店”的文化内涵:“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宗法专制意识形态的否定。 与此同时,青年胡适亮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在《谈新诗》一文中,胡适主张“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陈独秀推波助澜,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钱玄同、刘半农、鲁迅等人也纷纷响应,壮大了文学革命的声势。 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巨匠,他创作的系列白话小说为解读文学革命提供了经典文本。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是为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1921年冬,鲁迅开始创作《阿Q正传》,以巴人的笔名连载于北京的《晨报》副刊。这是新文学运动最杰出的作品。 除了白话小说,还有新诗创作。胡适开其端绪,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傅斯年、俞平伯、康白清等人也加入白话诗创作的行列。真正成熟的新诗诗人,当推郭沫若。 1921年,郭沫若将创作的新诗收入诗集《女神》,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女神》是文学革命的硕果,奠定了新诗发展的基础。 科学精神的高扬,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标识。北京大学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1917年,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强调“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开创了北京大学一代科学学风。 实证的科学方法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工具,胡适将科学方法总结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并提倡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认为“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的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他考证古代小说,成绩斐然。尤其是研究《红楼梦》,于1921年写成《红楼梦考证》,得出该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的结论,令学界轰动,由此开启了“新红学”的门径。胡适以“疑古的精神”清理中国古史,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蔡元培语)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经典。 受胡适的影响,北大学生顾颉刚由辨伪书进而辨伪史,提出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此说一举推翻了千百年来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并形成史学研究的“古史辨”派。 另一位身体力行科学精神的学术大师是王国维。他以近代西方实证科学方法“证史”,充分利用新发掘的资料,如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等,将它们与古器物、古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写出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史学名著。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开创了现代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来自近代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以进化论为代
文档评论(0)